时间: 2025-05-03 18:4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0:57
雪后寒云散御堤,笛声何处重凄凄。
北风吹折边城柳,人倚层楼月正西。
雪后寒霜云散落在御堤上,笛声从何处传来,显得格外凄凉。北风吹得边城的柳树折断,独自倚靠在高楼上的人,此时月亮正好在西边升起。
谢榛,字时中,号白林,明代诗人,生于洪武年间。谢榛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与心灵之感,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其诗风格受山水田园诗影响较重,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冬夜闻笛》创作于冬季,可能是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偶然听到笛声而引发的思绪,表达了他对孤寂与自然景象的深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和个人情感的无奈。
《冬夜闻笛》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诗作,诗人在寒冷的冬夜,雪后清冷的天地中,听到了一阵凄凉的笛声,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孤寂之感。开篇“雪后寒云散御堤”,描绘了冬日雪后的清新景象,寒冷的云彩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散去,展现了自然的变化。接着“笛声何处重凄凄”,笛声的来源成了诗人心中未解的疑问,笛声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情感的映射,带着悲凉的气息,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
“北风吹折边城柳”,北风的呼啸与柳树的折断,形成了悲凉的意象,边城的孤寂感愈加明显。诗人在高楼之上,月亮正好在西方升起,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内心的孤独。这种情感在整个诗中反复出现,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人在冬夜里的孤独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音声的结合,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悲凉的冬夜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孤寂和思乡之情,通过自然景象和音声的结合,反映了人在面对寒冷冬夜时的内心感受。
诗中提到的“御堤”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堤岸
B. 农田的堤岸
C. 河流的堤岸
答案: A
“笛声何处重凄凄”中的“重凄凄”意指?
A. 声音悦耳
B. 声音悲凉
C. 声音清脆
答案: B
诗中的“北风”象征着什么?
A. 温暖
B. 孤寂
C. 喜悦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