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2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23:40
黄侃的《浣溪沙》
别馆犹存国已捐。
西郊风物尽堪怜。
山名万寿也徒然。
候晚偏宜花恋树,
尘多乍爱水涵天。
清游回首十年前。
别处的楼馆虽然还在,但国家却已捐弃。
西郊的风景令人怜惜,
那座名为万寿的山也不过是徒有其名。
傍晚时分,花树更显得迷人,
然而尘世的纷扰,令人对水天的宁静忽生爱恋。
回想起十年前的悠闲游玩,心中不禁感慨。
黄侃(1885-1936),字仲明,号惕庵,近现代著名的学者与诗人。他在文学、哲学等领域有深厚的造诣,尤其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上,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浣溪沙》创作于20世纪初期,那是一个社会变革与动荡的时期,诗人在游览颐和园时,感受到昔日繁华的凋零与对往事的怀念,因而写下此诗。
《浣溪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词作,描绘了颐和园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沧桑。开篇的“别馆犹存国已捐”,一方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国家的衰落与不堪。诗中,西郊的风物与万寿山的名声被用作对比,揭示了“徒然”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美丽画面,花树在夕阳下显得愈发迷人,然而“尘多乍爱水涵天”却又让人感受到世俗的烦扰。最后一句“清游回首十年前”更是点明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感慨,时间的流逝使得一切都变得不同,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忆和无尽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风景的欣赏,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过往的怀念,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对国家衰落的忧虑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情感丰富而深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
诗中提到的“别馆”指的是:
A. 一处别致的房屋
B. 一座山
C. 一个城市
D. 一种花
“国已捐”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国家繁荣
B. 国家衰弱
C. 国家强盛
D. 国家和平
“清游回首十年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
黄侃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思念,黄侃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历史的对比,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