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雪中度冯公岭二绝 其一

《雪中度冯公岭二绝 其一》

时间: 2025-05-11 19:40:57

诗句

雪积云腾昼杳冥,万山玉立不胜清。

举头祗恐是尺五,松柏已为环佩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40:57

原文展示:

雪积云腾昼杳冥,万山玉立不胜清。
举头祗恐是尺五,松柏已为环佩声。

白话文翻译:

雪花积累,云雾腾起,白昼显得昏暗无光,
万山如玉立在那儿,清澈得令人无法承受。
我抬头仰望,唯恐只是那尺五的高度,
松柏树已如环佩般,发出清脆的声音。

注释:

  • 雪积:雪堆积,形容雪的厚度。
  • 云腾:云雾上升,形容天气的变化。
  • 杳冥:昏暗,深远,看不清楚的样子。
  • 万山玉立:形容高耸的山峦如同美玉般洁白、清亮。
  • 尺五:指五尺高,表达一种高度感。
  • 环佩声:比喻松柏树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音如同环佩相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字子升,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雪天,描绘了冬日的雪景和作者的感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雪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开篇以“雪积云腾”引入,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冬日氛围,雪的覆盖使得白天的光线变得昏暗,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感觉。接着“万山玉立”的描写,将万山的清冷与洁白展现得淋漓尽致,山峦如玉,显示出一种崇高且清新的气质。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举头祗恐是尺五”,抒发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思考。诗人在雪中仰望,仿佛在思考人生的高度与价值。最后一句“松柏已为环佩声”则通过松柏的声音,表达了自然的和谐美,仿佛在回应诗人内心的感慨。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表现出一种恬静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积云腾昼杳冥”:描绘了雪积厚,云雾弥漫,白昼显得昏暗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2. “万山玉立不胜清”:形容雪后山峦挺拔、洁白,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之美。
  3. “举头祗恐是尺五”:诗人抬头仰望,感受到一种渺小与高远的对比,抒发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4. “松柏已为环佩声”:借松柏的声音,表达自然之美与生命的韵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峦比作玉,强调其洁白与高贵。
  • 拟人:松柏树的声音被形容为“环佩声”,赋予自然以生命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宁静,反映自然的美好。
  • :代表变化与神秘,增添了诗的深度。
  • :象征高洁与坚韧,反映诗人的追求与理想。
  • 松柏:象征坚韧与永恒,传达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山玉立”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雪的厚度
    B. 山的高耸与洁白
    C. 日出的景象

  2. “举头祗恐是尺五”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雪的厚度
    B. 对人生高度的思考
    C. 对松柏的喜爱

  3. 诗中的“环佩声”是指什么?
    A. 人声
    B. 松柏的声音
    C. 雪落的声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雪景,但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美丽,而郑刚中的诗则更强调山水的清丽与静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美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中怀韩毅伯 小重山(至后一日,长兴赵宰到郡,并招归安、乌程二宰及项广文同饭) 子大有游东山之约以诗相趣因次其韵 胡清卿来访留一日亟求去云欲谒郑宰因以小诗 九月到白石先妣茔所 与三山相士林子和三绝 念往 吕待制所居八咏·半隐 和项广文喜雨 菩萨蛮(江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父字头的字 花枝招飍 骄淫 满目荆榛 记仇 谷字旁的字 重型 马字旁的字 贪滥无厌 包含砂的成语 半瓶子醋 狷急 飠字旁的字 溜直 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耒耨之教 口字旁的字 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