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仁风李著作园醉后寄李十

《仁风李著作园醉后寄李十》

时间: 2025-05-03 22:09:24

诗句

胧明春月照花枝,花下音声是管儿。

却笑西京李员外,五更骑马趁朝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9:24

原文展示:

仁风李著作园醉后寄李十
胧明春月照花枝,
花下音声是管儿。
却笑西京李员外,
五更骑马趁朝时。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春月下,明亮的月光照耀着花枝,花下传来的乐声是管乐的声音。我不禁笑了西京的李员外,他在五更时分骑马急匆匆地赶路,正好迎着晨曦。

注释:

  • 胧明:朦胧而明亮,形容月色。
  • 管儿:管乐器,这里指花下的乐声。
  • 西京:指长安,即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 员外:指官员,这里特指李员外,可能是朋友或同辈。
  • 五更:古代夜间的时段,约为晚上11点到1点。
  • :借着,利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益元,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形成“元白”诗派。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情感和哲理,常描绘生活中的小细节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稹与友人李十相聚醉后,表达了他在春夜的惬意与对友人的调侃,同时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状态与交游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春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氛围。开头两句“胧明春月照花枝,花下音声是管儿”,描绘了一幅春夜花下的美丽画面,月光透过花枝洒下,显得宁静而优雅。音声的加入,使得画面更为生动,仿佛可以感受到春夜中那清脆的乐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后两句“却笑西京李员外,五更骑马趁朝时”则转向叙述,诗人用一种轻松的语气调侃李员外的急促,展示了李员外在繁忙生活中的一面。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他此刻的悠闲与李员外的忙碌,反映了不同生活状态之间的对照。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春夜的欣赏,又有对朋友的调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幽默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唐代文人的风雅与生活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胧明春月照花枝:描绘春天的月光柔和而明亮,照耀着花枝,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2. 花下音声是管儿:花下传来的乐声是管乐的声音,增加了春夜的生动感,表现了一种生活的乐趣。
  3. 却笑西京李员外:转折,诗人开始调侃朋友李员外,展示了他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4. 五更骑马趁朝时:李员外在五更时骑马赶路,表现了他忙碌的生活状态,形成了与前面悠闲情景的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首联与颈联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胧明春月”比喻春夜的宁静与美好。
  • 夸张:李员外骑马的情景,通过对比展示了生活的快节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美景与朋友的忙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传递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月:象征着温暖与新生,代表着希望与美好。
  • 花枝: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美丽,常用来比喻青春。
  • 管儿:代表音乐与欢乐,传达出生活中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胧明春月”指的是什么?

    • A. 夏天的月光
    • B. 春天的月光
    • C. 冬天的月光
    • D. 秋天的月光
  2. 诗人调侃的对象是谁?

    • A. 李十
    • B. 李员外
    • C. 白居易
    • D. 朋友
  3. 诗中提到的“五更”是什么意思?

    • A. 晚上的时间
    • B. 早上的时间
    • C. 中午的时间
    • D. 下午的时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元稹白居易在生活情感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元稹的《仁风李著作园醉后寄李十》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人生的感悟,但前者更注重个体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体现了更强烈的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喜迁莺 喜迁莺  残夜 喜迁莺 随官鄂城,忆燕蜀师妹 喜迁莺 立冬 喜迁莺 华汉章招饮听苏昆生度曲 喜迁莺 排闷和云臣韵 喜迁莺 清明前一日陪史耳翁饮雪持斋头 喜迁莺 咏滇茶 喜迁莺 喜迁莺 清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撒娇使性 问寝视膳 圣多美 四点底的字 户字头的字 衣字旁的字 惊涛 丶字旁的字 前途渺茫 包含擅的词语有哪些 委重投艰 包含机的成语 灵丹圣药 泼声浪气 龝字旁的字 置之不理 谈议风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