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5:57
原文展示:
从军行 苦哉远征人,毕力干时艰。秦初略扬越,汉世争阴山。地广旁无界,岩阿上亏天。峤雾下高鸟,冰沙固流川。秋飙冬未至,春液夏不涓。闽烽指荆吴,胡埃属幽燕。横海咸飞骊,绝漠皆控弦。驰檄发章表,军书交塞边。接镝赴阵首,卷甲起行前。羽驿驰无绝,旌旗昼夜悬。卧伺金柝响,起候亭燧燃。逖矣远征人,惜哉私自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远征军人的艰辛生活。诗人感叹远征者的苦难,他们全力以赴应对时代的艰难。诗中提到秦朝征服扬越,汉朝争夺阴山,地域广阔无边,山岩高耸入云。高山上的雾气使得鸟儿难以飞翔,冰冻的沙石固定了河流。秋天的大风预示着冬天的到来,春天的液体在夏天也不会流动。战争的烽火指向荆吴,胡人的尘埃属于幽燕。海上横行的是飞驰的骏马,沙漠中都是拉弓的战士。快速传递的军令和书信交织在边塞。战士们接到命令就奔赴前线,卷起盔甲准备行动。传递消息的驿站不停歇,军旗日夜悬挂。战士们躺着等待金柝的响声,起身等待烽火台的信号。诗人远望着这些远征的军人,为他们感到惋惜和自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颜延之(约420-477),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文学家,字延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从军行》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的社会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征军人的同情和敬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战乱不断。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远征军人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从军行》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远征军人的艰辛生活和战争的残酷。诗人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写,如“地广旁无界,岩阿上亏天”,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如“峤雾下高鸟,冰沙固流川”,营造了一种苍凉、艰苦的氛围。诗中“秋飙冬未至,春液夏不涓”一句,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暗示了战争的持续和无情。诗人通过对战争细节的描写,如“横海咸飞骊,绝漠皆控弦”,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军人的英勇。最后,诗人以“逖矣远征人,惜哉私自怜”作结,表达了对远征军人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远征军人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远征军人艰辛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同情;通过对战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从而引发读者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峤雾下高鸟”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秋飙冬未至”一句暗示了什么? A. 战争的持续 B. 春天的到来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丰收
诗中“横海咸飞骊”一句描绘了什么? A. 海上横行的骏马 B. 沙漠中的战士 C. 高山上的雾气 D. 冰冻的沙石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