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09
杜侍郎挽词三首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骥騄方怀远,松筠忽有秋。
雍容名士数,终始法家流。
凛凛惊千载,堂堂閟一丘。
能令羊季子,不肯过西州。
这首诗的意思是:骏马方才渴望远行,松竹忽然感受到秋天的来临。那些风雅的名士虽然众多,但他们的成就也不过是法家所流传下来的。令人惊叹的是,这样的成就已经历经千年,而他却在这块地方安静地守着。即便是羊季子(指羊祜),也不愿意经过西州(这里象征着名士的理想追求)。
陈师道(约1049年—1100年),字仲明,号白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明快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于抒情和咏物。他的诗歌常常透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陈师道晚年,表达了对智者和名士的追忆与感慨,反映了他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以及对那些志向不再追求理想的人们的惋惜。
这首诗以骏马和松竹作为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的追求和对名士风范的向往。开头两句中,骏马的远行与松竹的秋意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诗人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也暗示了理想的破灭。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名士的描绘,强调了他们的成就来源于法家的思想。这种评价既是对名士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未能追求更高理想的指责。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苍凉感,诗人通过“凛凛惊千载”的惊叹,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名士的无奈。最后一句提到羊季子,不愿过西州,代表着追求理想的代价,可能是对个人理想的放弃。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使得这首诗具有深邃的思考,值得反复品味。
诗歌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人生成就的意义,表达了对过往名士的怀念与对理想追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诗中“骥騄”指代什么?
A. 一匹马
B. 志向远大的志士
C. 名士
D. 风雅
“松筠忽有秋”中“秋”象征什么?
A. 收获
B. 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C. 凋零
D. 幸福
诗中提到的“羊季子”是指谁?
A. 一位农夫
B. 诗人自己的理想
C. 三国时期的名士羊祜
D. 另一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