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1:29
凌霄跨灶,凌灭吾宗。
危分险布,铁纲千重。
三更白如昼,掇转太虚空。
幻智庵前觅不得,萧萧松竹引清风。
在高空的灶台上,仿佛超越了我的宗族。
危险重重,犹如铁一般的束缚。
深夜时分,白昼似的明亮,仿佛在虚空中旋转。
在幻智庵前寻觅却无所获,只有松竹发出清风。
释大观,宋代高僧,以其诗词和哲理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强调内心的修行与探索。
此诗作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可能是对内心修行与外界纷扰的反思。作者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和人生困境时,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真理和安宁的追求。
《偈颂五十一首》中的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宗族及内心世界的思考。开头的“凌霄跨灶”将读者带入一种高远的境界,似乎在宣告一种超越世俗的追求。然而,紧接着的“凌灭吾宗”又引发了对传统和根基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挣扎。
“危分险布,铁纲千重”则描绘了人生的复杂与艰难,显露出作者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所遭遇的种种阻碍。夜深人静时的“三更白如昼”,则是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象征着在黑暗中仍然能看到光明的希望。最后,“幻智庵前觅不得”的无奈,结合“萧萧松竹”的清风,展现出一种孤独而清澈的心境,仿佛在告诫我们,真正的答案往往难以寻觅,唯有在自然中找到一丝慰藉。
整首诗用词简练而意境深远,将个人的内心挣扎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体现了对内心追求的反思,表现出对传统的超越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深刻揭示了在纷扰世界中寻求内心安宁的主题。
“凌霄跨灶”中的“凌霄”主要指什么?
A) 低矮的地方
B) 高空
C) 家庭
D) 自然
“三更白如昼”意为:
A) 白天
B) 黑夜
C) 深夜明亮
D) 早晨
诗中“幻智庵”象征:
A) 现实生活
B) 寻求智慧的地方
C) 传统文化
D) 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