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5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9:08
堤畔初黄柳,垂垂识客愁。
轩亭销丽日,风露共清秋。
世外閒双桨,天涯讯一鸥。
君看十刹海,何似百花洲。
在堤岸旁,初春的柳树开始发黄,轻轻垂下,似乎在识别路过的客人的愁苦。亭子里,阳光渐渐消失,微风和露水交融在这清秋的时节。世外的悠闲划桨声,远方的鸥鸟传递着消息。你看看这十刹海的景色,哪里能和这百花洲相提并论呢?
陈锐,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常结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注重意境的营造。
《东湖》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并存的时期。诗人以东湖的美丽景色为背景,抒发自己的愁苦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
《东湖》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畔秋景,诗人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美的赞美,也流露出淡淡的愁绪。开篇用“堤畔初黄柳”引入,柳树在初春时节的黄绿交替中,似乎也在感知过路人的情感,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与人心相通,形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接下来的“轩亭销丽日”,诗人描述了亭子里的日落,强调了秋天的清冷与宁静,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此时,风和露水共同营造出一种清秋的意境,给人以深远的思考空间。随着“世外闲双桨”的出现,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世的境地,划船的悠闲与天涯的鸥鸟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君看十刹海,何似百花洲”以对比的手法结束全诗,十刹海虽美,但百花洲的美丽更胜一筹,引导读者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表达出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渴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中“初黄柳”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轩亭销丽日”中的“销”字可以理解为:
A. 消失
B. 燃烧
C. 照耀
D. 维护
诗中提到的“百花洲”与“十刹海”相比,代表了什么?
A. 喧嚣与宁静
B. 自然与人造
C. 理想与现实
D. 春夏与秋冬
答案: 1.A 2.A 3.C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东湖》更注重描绘自然环境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强调山水的雄伟和自我豪情。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的方式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