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湖

《东湖》

时间: 2025-05-07 18:59:08

诗句

堤畔初黄柳,垂垂识客愁。

轩亭销丽日,风露共清秋。

世外閒双桨,天涯讯一鸥。

君看十刹海,何似百花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59:08

原文展示

堤畔初黄柳,垂垂识客愁。
轩亭销丽日,风露共清秋。
世外閒双桨,天涯讯一鸥。
君看十刹海,何似百花洲。

白话文翻译

在堤岸旁,初春的柳树开始发黄,轻轻垂下,似乎在识别路过的客人的愁苦。亭子里,阳光渐渐消失,微风和露水交融在这清秋的时节。世外的悠闲划桨声,远方的鸥鸟传递着消息。你看看这十刹海的景色,哪里能和这百花洲相提并论呢?

注释

  • 初黄柳:初春时节,柳树开始变黄,象征春天的到来。
  • 垂垂识客愁:柳枝垂下,似乎能感应到过客的忧愁。
  • 轩亭:指有轩的亭子,通常是供人休息和观景的地方。
  • 销丽日:阳光慢慢消失,形容日落或阴云密布。
  • 风露共清秋:秋天的风和露水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清新与宁静的气氛。
  • 世外:形容远离尘世的地方,表示一种世外桃源的意境。
  • 双桨:划船的动作,象征悠闲与自在。
  • 十刹海:十座寺庙环绕的湖泊。
  • 百花洲:百花盛开的岛屿,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锐,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常结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注重意境的营造。

创作背景

《东湖》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并存的时期。诗人以东湖的美丽景色为背景,抒发自己的愁苦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东湖》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畔秋景,诗人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美的赞美,也流露出淡淡的愁绪。开篇用“堤畔初黄柳”引入,柳树在初春时节的黄绿交替中,似乎也在感知过路人的情感,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与人心相通,形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接下来的“轩亭销丽日”,诗人描述了亭子里的日落,强调了秋天的清冷与宁静,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此时,风和露水共同营造出一种清秋的意境,给人以深远的思考空间。随着“世外闲双桨”的出现,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世的境地,划船的悠闲与天涯的鸥鸟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君看十刹海,何似百花洲”以对比的手法结束全诗,十刹海虽美,但百花洲的美丽更胜一筹,引导读者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表达出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渴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堤畔初黄柳:描绘春天的初景,柳树开始发黄,象征生机。
  2. 垂垂识客愁:柳枝低垂,似乎在感受过客的愁苦,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3. 轩亭销丽日:亭子里阳光渐渐消失,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4. 风露共清秋:秋天的风与露水交织,表现出清新和冷冽的气息。
  5. 世外闲双桨:远离尘世,悠闲划桨,强调一种自由与安宁的生活。
  6. 天涯讯一鸥:远方的鸥鸟传递着消息,象征着对远方的思念。
  7. 君看十刹海:引导读者注意周围的景色,暗示对美的追求。
  8. 何似百花洲:通过对比,强调百花洲的美丽更胜一筹,抒发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柳树与人心的联系,形成一种生动的意象。
  • 拟人:柳树“识客愁”,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现力。
  • 对仗:如“风露共清秋”与“世外闲双桨”对称,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与生机,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柔情与忧愁。
  • :象征宁静与休憩之地,反映诗人的闲适心境。
  • 风露:象征秋天的清新与惆怅,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 双桨:象征自由与悠闲的生活方式。
  • :象征孤独与远方的思念,暗示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初黄柳”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轩亭销丽日”中的“销”字可以理解为: A. 消失
    B. 燃烧
    C. 照耀
    D. 维护

  3. 诗中提到的“百花洲”与“十刹海”相比,代表了什么? A. 喧嚣与宁静
    B. 自然与人造
    C. 理想与现实
    D. 春夏与秋冬

答案: 1.A 2.A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东湖》更注重描绘自然环境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强调山水的雄伟和自我豪情。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的方式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南 和某君秋吟八章 秋山 望江南 木意四 望江南 其一 西苑除夕 望江南 其二十一 青墩初夏词 望江南 望江南六首 其三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二 扬州 望江南 己卯重九诗社诸君子于北固山小集 望江南四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针结尾的成语 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连障 兀字旁的字 增损 班廷 大字旁的字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憬涂 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否极泰回 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危若朝露 末学肤受 包含蔓的词语有哪些 耳刀旁的字 死搬硬套 乛字旁的字 偃武崇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