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8:00
作者: 刘斌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名臣不世出,百工之所求。
况乃非常器,遭逢兴运秋。
符彩照千里,铨衡综九流。
经纶资百物,樽俎寄皇猷。
韶濩倾复理,典礼紊还修。
虽贞栋梁任,兼好艺文游。
伫闻和鼎实,行当奉介丘。
高衢翻税驾,阅水遽迁舟。
传呼更何日,曳履闻无由。
归魂藐修路,征棹舣邗沟。
林薄长风惨,江上寒云愁。
夜台终不曙,遗芳徒自留。
优秀的臣子不常出现,正是各行各业所追求的。
更何况他是非常杰出的人物,恰逢国家兴盛的时节。
他的才华照耀千里,能干的才能汇聚九流之中。
治理国家的才能为百物服务,酒宴之中寄托着皇帝的旨意。
韶光和濩水倾斜着道理,典章礼仪也在不断修整。
尽管他是栋梁之材,仍然喜欢文艺和游乐。
我期待着和平的鼎盛时光,理应向介丘致敬。
高路翻转,车驾税收,水上船只匆匆移动。
传呼的日子何时到来,拖着鞋子却无处可去。
归来的灵魂渺小地走在修路上,船只停靠在邗沟。
林间微风凄凉,江上寒云让人忧愁。
夜台终究没有曙光,留下的芬芳徒然自留。
此诗借用古代对臣子的赞美,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杰出人才的渴望。提到的“和鼎”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和谐。
作者介绍:
刘斌,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相继涌现的时代,其诗歌风格多样,常以感慨时局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政治动荡与人才缺乏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杰出人才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贤能的急切需要。
《和许给事伤牛尚书》是刘斌对优秀人才的追思与赞美之作,诗中通过对名臣的描绘,反映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与对人才的渴望。诗的开头便引出主题,强调名臣的稀缺,接着通过“符彩照千里”、“铨衡综九流”等意象,展示出理想政治的光辉与美好。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忧愁,尤其是“夜台终不曙,遗芳徒自留”一句,描绘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失落与惆怅。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得其情感更加深沉、复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名臣的赞美为主线,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以及对人才缺失的忧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名臣”代表什么?
“夜台终不曙”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刘斌更侧重于对人才的渴望与赞美,情感更为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