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3:51
韦以治狷急,弦以厉迟迂。
救偏虽异策,命意非殊途。
我欲双佩之,客见皆胡卢。
揖客前致词,刚柔量时需。
含瓦既惊戆,模棱仍笑懦。
老聃语自佳,子产论非诬。
断事拟镆铘,待物侔醍醐。
欲求水火济,讵惜熊鱼俱。
缅维昔贤轨,揭之斋坐隅。
庶几能寡过,尝此勖区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和处世哲学的思考。开头提到韦以治的急躁和弦的缓慢,暗示了不同的处世之道。虽然救助的策略各有不同,但命定的意图却是一致的。诗人希望能够像双佩那样平衡自己的态度,但客人却对此感到困惑和不解。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与客人交流时,需要根据时间、场合来调整自己的言辞,既要刚中带柔,也要恰到好处。接着,诗中提到老子和子产的智慧,强调理性和公正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希望能在传统的贤者智慧中找到指导,以减少自己的过失。
作者介绍:王友亮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福建,文风清新,擅长描绘人生哲理和人际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王友亮与友人交谈时所作,反映出他对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古代贤者智慧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作者对人际关系和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开头通过韦以治和弦的比喻,指出人们在处理事务时态度的多样性,暗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急躁和缓慢同样重要。接着,诗人提到交流时的“刚柔量时需”,强调了在与人交往中应根据情况灵活调整策略,这种智慧在生活中尤为重要。
诗中还引用了老子和子产的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智慧的追求。这一部分不仅是对古贤的致敬,也是在强调理性的必要性。最后,诗人希望通过学习古人的智慧,减少自身的过失,体现了他谦逊的态度和追求进步的决心。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个人的感悟,也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思考,展现了王友亮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邃的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处世哲学,强调灵活应变和对传统智慧的尊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韦以治”的含义是什么?
诗中强调“刚柔量时需”主要是为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老聃”指的是哪位古代哲学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