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0:12
原文展示:
痁病 曾几 〔宋代〕 谁言似病元非病,一日之间行四时。 不用文殊来问疾,个中实怕有人知。
白话文翻译:
有人说这病看似病其实不是病,一天之内经历四季的变化。 不需要文殊菩萨来探问病情,实际上是怕有人知道。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舆,号茶山居士,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他在患病期间所作,通过自嘲和隐喻表达了对病情的无奈和对他人知晓的担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几在患疟疾期间所作。疟疾在当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会经历周期性的高烧和寒战,如同经历四季变化。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病情的无奈和对他人知晓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疟疾的无奈和对他人知晓的担忧。首句“谁言似病元非病”,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病情的复杂感受,看似病其实不是病,这种矛盾的表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第二句“一日之间行四时”,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疟疾患者一天之内体温的剧烈变化,如同经历四季,这种生动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后两句“不用文殊来问疾,个中实怕有人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病情的担忧,不需要有智慧的人来探问,实际上是怕有人知道,这种隐晦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诗歌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嘲和隐喻表达了对病情的无奈和对他人知晓的担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曾几 B. 苏轼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A
诗中“一日之间行四时”比喻的是什么? A. 四季变化 B. 疟疾的体温变化 C. 心情变化 D. 天气变化 答案:B
诗中“不用文殊来问疾”表达了什么? A. 对病情的无奈 B. 对病情的担忧 C. 对病情的乐观 D. 对病情的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