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蕙兰芳引 咏兰

《蕙兰芳引 咏兰》

时间: 2025-05-07 18:06:02

诗句

溪店寺桥,映一带、铜峰蛾簇。

有黛叶离披,露萼烟条齐矗。

参差鹿柴,日给与、幽芬千斛。

似佳人绝代,零落今依草木。

数朵微含,一枝乍秀,淡淡如菊。

笑秾李夭桃,祇解寻常妆束。

无言一笑,嫣然空谷。

想采时、无数裙腰都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6:02

原文展示

溪店寺桥,映一带铜峰蛾簇。
有黛叶离披,露萼烟条齐矗。
参差鹿柴,日给与幽芬千斛。
似佳人绝代,零落今依草木。
数朵微含,一枝乍秀,淡淡如菊。
笑秾李夭桃,祇解寻常妆束。
无言一笑,嫣然空谷。
想采时无数裙腰都绿。

白话文翻译

在溪边的小店和寺庙旁,桥影映照着一群如铜峰般的蛾子。
兰花的深绿叶子随风摇曳,露水晶莹的花萼与袅袅的烟雾齐齐矗立。
参差的鹿柴隐约可见,阳光照耀着它散发出的幽香,宛如千斛芬芳。
兰花似那绝世的佳人,虽已零落,却仍依附在草木之中。
几朵微微含苞的兰花,一枝突显,淡雅如菊。
她们笑比李花桃花更娇媚,却只懂得简单的妆束。
无言中一笑,仿佛在空谷中回响。
想当初采摘时,裙摆与绿草交织在一起。

注释

  • 曙萼:兰花的花萼,露水晶莹,清新可人。
  • 参差鹿柴:鹿柴是古代常见的小木屋,这里指代景色的整齐与错落。
  • 嫣然:形容女子笑容美丽动人。
  • 裙腰:指女裙的腰部,这里形容采兰时裙子与草木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5-1711),清代诗人,字子华,号蕙园,晚号梅溪,生于福建,后迁居扬州。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擅长咏物,尤其对花草的描写细腻生动。

创作背景

《蕙兰芳引》创作于清代,时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兰花的清幽与脱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蕙兰芳引》是一首充满清新气息的咏兰诗。陈维崧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兰花的孤傲与高洁。诗中描绘的溪边景象,桥影与蛾子交织,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带给读者一种超然的感受。兰花的深绿色叶子和清晰的花萼,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顽强。诗人以“似佳人绝代”将兰花与绝美的女子相提并论,赋予了兰花以人格化的魅力,既表现了兰花的独特性,又暗含诗人对美的追求。结尾的“想采时无数裙腰都绿”,更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店寺桥,映一带铜峰蛾簇。
    描述了溪边的景致,桥的影子映照在水面上,仿佛是铜色的蛾子,表现出自然的生动。

  2. 有黛叶离披,露萼烟条齐矗。
    兰花的叶子如黛色般迷人,露水在花萼上晶莹剔透,诗人用“烟条”形容花萼的细长,增添了诗的韵味。

  3. 参差鹿柴,日给与幽芬千斛。
    参差的鹿柴与阳光下的兰花散发着幽香,强调了兰花的芬芳与自然的和谐。

  4. 似佳人绝代,零落今依草木。
    兰花如同绝代佳人,虽已凋零,却仍依附在草木间,表现出兰花的坚韧与独立。

  5. 数朵微含,一枝乍秀,淡淡如菊。
    描绘兰花微微含苞的状态,形象地展现出其淡雅,仿佛与菊花相映成趣。

  6. 笑秾李夭桃,祇解寻常妆束。
    兰花的美丽不输李花与桃花,但更显得自然质朴,不依赖繁华的妆束。

  7. 无言一笑,嫣然空谷。
    兰花的美在于一种无言的笑容,恰似空谷中回响的笑声,传递出一种清幽的气息。

  8. 想采时无数裙腰都绿。
    诗人回忆起采兰时的情景,裙摆与绿草交织,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与情感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花比作绝世佳人,突出其独特的美。
  • 拟人:通过“无言一笑”赋予兰花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兰花的赞美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世俗的超脱。通过兰花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雅、清新、孤傲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孤独的美。
  • 溪水: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源泉。
  • 鹿柴:隐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裙腰:象征女性的柔美与自然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铜峰蛾簇”指的是什么景象?
    A. 水中的桥影
    B. 蛾子飞舞
    C. 铜色的山峰

  2. “似佳人绝代”中的“佳人”象征了什么?
    A. 一位美丽的女子
    B. 兰花的独特性
    C. 自然的美

  3. 诗中提到的“裙腰都绿”暗示了什么?
    A. 诗人对兰花的怀念
    B. 自然中的生机
    C. 女子穿着绿裙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 - 王羲之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蕙兰芳引》: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但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显得清雅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教坊歌儿 出东门 寒地百姓吟(为郑相其年居河南畿内百姓大蒙矜恤) 咏怀(一作咏情,一作感寓) 偷诗 去妇 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二首 相和歌辞。杂怨三首 杂曲歌辞。出门行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尢字旁的字 老妇 殳字旁的字 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含垢忍污 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声玉服 开基立业 题拂 香字旁的字 慕声 大肆铺张 酒囊 夕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趋人之急 马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