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2:37
原文展示:
腊寒彻骨越精神,吐尽清香不待春。华屋芳筵犹恶俗,竹篱茅舍只安贫。湖烟笼处难藏艳,窗月飞来为写真。自得孤山题品后,至今偏解恼诗人。
白话文翻译:
腊月的寒冷透骨,却更显梅花的精神,它吐露出清香,不需等到春天。华丽的屋子和盛大的宴席显得俗气,而竹篱笆和茅草屋则显得安于贫困。湖上的烟雾难以掩盖梅花的艳丽,窗外的月光飞来,仿佛是为了描绘梅花的真容。自从在孤山上题写了梅花的品评之后,至今这梅花特别能激发诗人的灵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谦亨,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景象,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观赏西湖梅花时所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坚韧和高洁。首句“腊寒彻骨越精神”即以腊月的严寒来衬托梅花的不屈精神,而“吐尽清香不待春”则进一步以梅花的香气来象征其高洁的品质。后两句通过对华屋与竹篱的对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以湖烟和窗月来描绘梅花的美丽,以及梅花对诗人的启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梅花的赞美,传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而作者通过对梅花的赞美,传达了对这种品质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腊寒彻骨越精神”形容的是哪种花? A. 梅花 B. 桃花 C. 菊花 D. 荷花
“吐尽清香不待春”中的“清香”指的是什么? A. 花香 B. 茶香 C. 酒香 D. 墨香
诗中“华屋芳筵犹恶俗”与“竹篱茅舍只安贫”形成的是什么? A. 对比 B. 并列 C. 递进 D. 转折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