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山怀古

《虞山怀古》

时间: 2025-05-10 09:53:25

诗句

踏遍青山千万重,藤萝落落挂长松。

昭明台下寒烟覆,虞仲丘边碧藓封。

丹井凿时飞去鸽,涧泉流处破潜龙。

古今多少兴亡恨,都在声声晚寺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3:25

原文展示:

踏遍青山千万重,藤萝落落挂长松。
昭明台下寒烟覆,虞仲丘边碧藓封。
丹井凿时飞去鸽,涧泉流处破潜龙。
古今多少兴亡恨,都在声声晚寺钟。

白话文翻译:

我走遍了重重青山,看到藤萝垂挂在长松树上。
昭明台下笼罩着寒烟,虞仲丘边被青苔覆盖。
在丹井凿出的地方,飞鸽曾在空中翱翔;
在涧水流淌的地方,潜龙也曾破水而出。
古今多少兴衰与遗恨,都在那晚钟声声中回响。

注释:

  • 踏遍:走遍、走过。
  • 青山:指青翠的山峰。
  • 藤萝:一种植物,常常挂在树木上。
  • 昭明台:历史上著名的台,可能与文学或历史有关。
  • 寒烟:指寒冷的雾气或烟雾。
  • 虞仲:古代的一个人物名,虞仲丘或许指与其有关的地方。
  • 丹井:指著名的井,或许是寓意某种文化或历史。
  • 飞去鸽:象征自由与远方。
  • 潜龙:指深藏的龙,常用来比喻有潜力的人。
  • 兴亡恨:历史兴盛与衰亡所带来的遗憾和思考。
  • 晚寺钟:寺庙的钟声,象征时间和历史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细二,字子厚,号细二,生于宋代,生平不详,但以其诗词作品而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具哲理性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虞山怀古》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对古代兴衰的感慨与人事的无常,同时传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诗歌鉴赏:

《虞山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性的诗作,诗人在青山绿水之间,深情回望历史的兴亡与人事的变迁。开篇“踏遍青山千万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行走于青山之中的景象,象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探索。而“藤萝落落挂长松”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创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优美的氛围。

中间的两联,诗人通过昭明台和虞仲丘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思。昭明台下的寒烟,似乎笼罩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沉寂,而虞仲丘边的青苔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自然结合,令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宁静。

最后两句“古今多少兴亡恨,都在声声晚寺钟”,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晚钟的声响回荡在山谷之间,仿佛在诉说着无数的历史遗恨,时光的流逝让人感慨万千。这不仅是对个人历史的反思,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踏遍青山千万重:诗人走遍重重青山,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探索。
  • 藤萝落落挂长松:藤萝垂挂在长松树上,描绘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
  • 昭明台下寒烟覆:昭明台被寒烟笼罩,暗示历史的沉重与神秘。
  • 虞仲丘边碧藓封:虞仲丘被青苔覆盖,象征着历史的消逝与遗忘。
  • 丹井凿时飞去鸽:丹井凿开时的飞鸽,代表着自由与希望。
  • 涧泉流处破潜龙:涧水流动的地方,潜藏着力量与活力。
  • 古今多少兴亡恨:历史的兴衰与人们的遗恨交织。
  • 都在声声晚寺钟:晚钟的声响,带来对历史的深思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潜龙”比喻有潜力的人,暗示潜藏的力量。
  • 拟人:如“寒烟覆”,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虞山怀古》通过自然与历史的交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历史兴亡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事无常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永恒。
  • 藤萝:代表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荣。
  • 寒烟:暗示历史的深邃与沉重。
  • 碧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遗忘。
  • 晚寺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对历史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昭明台”是指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古代名胜
    C. 诗人的故乡
    D. 一种植物

  2. 诗句“古今多少兴亡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个人的感慨
    B. 对历史的无奈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他人的嫉妒

  3. “踏遍青山千万重”中“青山”象征什么? A. 历史的沉重
    B. 自然的美好
    C. 个人的追求
    D. 人生的挫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虞山怀古》与王之涣的《登高》在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上有相似之处,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而《虞山怀古》则通过对历史的回望,展现更广阔的视野与人类的共同命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王粲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魏太子 田南树园激流植援 南楼中望所迟客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五言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 初发石首城 初去郡 酬从弟惠连 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巨匠 包含蹙的成语 包含癖的词语有哪些 盛水不漏 骈首就僇 門字旁的字 包含莽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包含望的词语有哪些 甘贫守志 包含致的成语 欧风墨雨 不习水土 鳥字旁的字 壮士歌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用字旁的字 录放 贪求无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