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8:08
长歌行
作者: 李白 〔唐代〕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这首诗的意思是:桃花和李花等待阳光的照耀而开放,华丽的荣华依旧如往年般灿烂。春风吹动万物,草木似乎都想要说话。枯枝上没有丑陋的叶子,干涸的河水吐出清泉。大力运转天地,羲和驱动着日月不停地奔波。功名如果不早早成就,历史上的竹帛又将如何记载?桃李只追求青春,谁能让白天延续?富贵和神仙的境界,最终都成了失去的两端。金石也会被岁月侵蚀,风霜不会留住久远的本质。害怕日月的流逝,只能强颜欢笑,借酒浇愁。秋霜无情地侵袭着人,瞬间便侵入了蒲柳。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一生游历广泛,个性洒脱,作品多表现豪放的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
《长歌行》创作于盛唐时期,反映了李白对生命、青春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珍惜当下、追求理想的思想。
《长歌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李白在其中通过对桃李等自然现象的描绘,引发对人生与时间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桃李的盛开象征青春的美好,接着引入春风,表现出万物复苏的生机。这种生机与活力让人不禁联想到人的青春年华。随着诗的深入,李白逐渐转向对功名与时间流逝的反思,指出如果功名不早早成就,历史又将如何记载?这体现了他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
李白在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表现了对青春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无奈。他以“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来强调物质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暗示人们应当珍惜当下。结尾部分,他用“强欢歌与酒”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快乐的渴望,似乎在告诉读者即便生活无常,也要在有限的时光中尽情欢笑。
总体来看,李白通过《长歌行》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珍惜青春,勇敢追求理想,尽管时光易逝,但我们仍然要在生活中找到欢乐。
整首诗围绕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珍贵展开,强调在有限的生命中应当珍惜当下,追求理想,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长歌行》中的“桃李”象征什么?
李白在诗中对时间的态度是?
“羲和无停鞭”中的“羲和”指的是?
答案:
可以将李白的《长歌行》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李白强调个人的理想与生命的短暂,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兴衰,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
通过以上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更好地理解《长歌行》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