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泛清波摘遍 采菱

《泛清波摘遍 采菱》

时间: 2025-05-04 03:23:39

诗句

烟迷荻浦,风乱荷塘,剩有菱湖秋色好。

清歌徐引,唱入湖心更幽悄。

邻船少。

茎柔涩桨,角刺牵衣,十里澄烟寒碧袅。

为爱鲜妍,行过前汀未回棹。

秋渐老。

凉欺鸭脚根浮,嫩压鸡头实小。

多少莲房菰米,总输莹皎。

凭谁道。

莫更采向中流,惊他并飞沙鸟。

好摘馀花归去,镜台同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39

原文展示:

泛清波摘遍 采菱
作者:戴珊 〔清代〕

烟迷荻浦,风乱荷塘,剩有菱湖秋色好。
清歌徐引,唱入湖心更幽悄。
邻船少。茎柔涩桨,角刺牵衣,十里澄烟寒碧袅。
为爱鲜妍,行过前汀未回棹。
秋渐老。凉欺鸭脚根浮,嫩压鸡头实小。
多少莲房菰米,总输莹皎。
凭谁道。莫更采向中流,惊他并飞沙鸟。
好摘馀花归去,镜台同照。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弥漫的芦苇荡中,风把荷塘弄得波涛汹涌,唯有菱湖的秋色依然迷人。
轻柔的歌声缓缓传来,唱入湖心更显幽静。
邻近的船只不多,柔软的茎把桨弄得涩涩的,尖尖的角刺挠着衣服,十里水面上寒烟袅袅。
为了那鲜艳的菱花,我走过前面的岸滩却没有回头划桨。
秋天渐渐老去,凉风吹得鸭脚浮萍漂浮,嫩嫩的荷花压着小小的鸡头米。
多少莲房和菰米,都不及那晶莹的水面。
谁能说呢?别再向中流采菱,惊扰那飞翔的沙鸟。
不如摘下剩余的花返回,正好在镜台前相照。

注释:

  • 荻浦:指芦苇荡。
  • 菱湖:指生长菱角的湖泊。
  • 清歌:悠扬动听的歌曲。
  • 茎柔涩桨:指菱角的茎柔软,划船时桨很涩。
  • 十里澄烟寒碧袅:形容湖面澄清,烟雾缭绕,色彩冷峻。
  • 鸭脚根:水生植物,也叫鸭跖草。
  • 鸡头实小:指鸡头米,水生植物,果实较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珊是清代的女性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她的诗风清丽,常以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在清代,水乡的风光和人文气息深深吸引了文人墨客,许多诗作都描绘水边的生活场景。此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菱湖中采菱的情景,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泛清波摘遍 采菱》是一首描绘水乡秋景的诗,展示了诗人在湖中采菱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烟迷荻浦,风乱荷塘”,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秋意浓厚的水乡图画。烟雾弥漫的芦苇荡与波动的荷塘,交织出一种迷离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幽静与恬淡。

接着,诗人通过“清歌徐引,唱入湖心更幽悄”,传达出那种安静而悠扬的氛围,引人向往。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更是细腻地描绘了划船的艰难与轻松之间的对比,“茎柔涩桨,角刺牵衣”展现了采菱的乐趣与不便。

“秋渐老”,在这一句中,诗人通过对季节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而“多少莲房菰米,总输莹皎”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最后,诗人劝诫自己不要再向中流采菱,以免惊扰飞鸟,反而不如带着收获回去,映照在镜台前,带有一丝自得与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水乡,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迷荻浦,风乱荷塘:描绘了烟雾和风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动荡的湖面景象。
  2. 剩有菱湖秋色好:尽管风烟迷乱,但菱湖的秋色依然迷人,表现了对自然美的珍视。
  3. 清歌徐引,唱入湖心更幽悄:轻柔的歌声引领着人们的思绪,更显湖心的幽静。
  4. 邻船少:邻近的船只不多,增强了孤独感。
  5. 茎柔涩桨,角刺牵衣:细致描写采菱时的情境,增加了真实感。
  6. 十里澄烟寒碧袅:湖面上宁静而清澈的景象,渲染了秋天的清冷。
  7. 为爱鲜妍,行过前汀未回棹:因爱菱花的鲜艳,行过岸边却不舍得回头。
  8. 秋渐老:感叹秋天的渐渐老去,暗含对时光的惋惜。
  9. 凉欺鸭脚根浮,嫩压鸡头实小:描写水草在秋风中的浮动,生动形象。
  10. 多少莲房菰米,总输莹皎:莲房和菰米的洁白与晶莹,突显出自然之美。
  11. 凭谁道:反问,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叹息。
  12. 莫更采向中流,惊他并飞沙鸟:劝诫自己不要再向中流采菱,以免惊扰飞鸟。
  13. 好摘馀花归去,镜台同照:最后的自得与满足,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凉欺鸭脚根浮”,通过比喻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如“清歌徐引”,将歌声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处运用对仗,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本诗以采菱为主线,描绘了秋天的水乡美景,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宁静、优雅的生活态度。诗中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朦胧与神秘,引导读者进入诗境。
  • :代表秋季的丰收与美好,象征自然的馈赠。
  • 歌声:象征心灵的宁静与美好,带有情感的寄托。
  • 湖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光的变迁。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外在形态,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鸭脚根”指的是什么植物?

    • A. 荷花
    • B. 水草
    • C. 鸭跖草
    • D. 菱角
  2. 诗人劝诫自己不要再向中流采菱,是因为担心什么?

    • A. 天气不好
    • B. 惊扰飞鸟
    • C. 船会翻
    • D. 水太深
  3. 诗中“清歌徐引”体现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排比
    • D. 对仗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采莲曲》: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自然与情感的结合。
  • 《秋夕》:杜甫的诗作,描绘秋天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江南春》:白居易的作品,描绘春天的江南与自然的生机。
  • 《秋夕》:杜甫的作品,表达了秋天的孤独与思索。

这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与《泛清波摘遍 采菱》形成对比,展示了不同季节与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对清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汇编,提供更广泛的视野。
  • 《中国古典文学史》:对古典诗词的背景、风格及其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莫田家 客中闻子规 题无诸庙壁 山人入城 梅江夜泊 送刘逸人还山 送郑浮丘被诏重赴京师 野望 金陵送人落第归江南 投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得饶人处且饶人 风景不殊 雷开头的成语 负地矜才 羽翼已成 包含迫的成语 业字旁的字 打掕挣 铢两之奸 眩目震耳 山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玄宵 齊字旁的字 爽慨 恰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