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42
《趵突泉》
作者: 顾我锜 〔清代〕
泰山之水环山来,
阴崖汩汩逝不回。
陡然一落不复见,
渴马立壁空崔嵬。
济南城西天下绝,
珍珠金线交横发。
伏流到此倏复通,
平地跳出三白龙。
初疑风雨至,
万籁翻空波撼地。
继若骊宫倾,
珠玑瑟瑟腾光晶。
雷奔箭激不可以逼视,
夭矫势欲升天行。
其旁有高楼,
缥缈如仙灵。
流丹百仞映涯涘,
飞沫万点喷檐楹。
挥手倚楼坐,
对此可以倾醁醽。
吾闻匡庐瀑,
天绅倒挂双峰麓。
又闻太华顶,
绿净红酣池万顷。
未若兹水虚可惊,
倒行逆出相喧争。
乘风我欲破空去,
转恐平地洪涛生。
这首诗描绘了趵突泉的壮观景象,开篇提到泰山的泉水环绕着山体,流淌而下,来势汹涌却不再回头。接着,泉水突然从高处落下,令人看不到其源头,渴望饮水的骏马在崖壁旁显得无奈而崔嵬。济南城西的趵突泉是天下无与伦比的景致,泉水如珍珠和金线般交错而出,伏流在这里瞬间涌现,平地之上跳出了三条白龙。
起初以为是风雨来袭,万物的声音被翻动,波涛撼动着大地。随后,像骊宫崩溃,珠光宝气闪烁着光辉。雷声如箭般急促,令人无法直视,气势如虹,似乎要冲天而起。旁边的高楼如同仙境一般缥缈,百仞高的流丹在水边倒映,飞溅的水花洒落在檐角上。我倚在楼上,面对着这样美景,可以尽情饮酒畅谈。
我曾听说匡庐的瀑布,水流如绳子从双峰的山脚悬挂而下;又听说太华山的顶端,万顷池水清澈见底,色彩斑斓。比起这趵突泉的水,令人惊异,水流倒行而出,似乎在争先恐后。我想借着风破空而去,但又恐怕平地会掀起洪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我锜,清代诗人,生平未详,但以其诗词描绘自然景观而著称,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稳定,诗人游历济南,目睹趵突泉的奇特景观,因而作此诗以抒发其感受。
《趵突泉》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诗中通过对趵突泉的生动描写,展现了泉水的奔腾与壮观。诗的开头以泰山的水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随即转入对趵突泉的具体描写,将其与其他名山大川相对比,突显出其独特的美。诗中多次运用比喻,如将泉水比作“珍珠金线”,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流露出一种敬畏与向往之情。泉水的奔腾似乎在诉说着自然的力量,诗人虽欲乘风破空而去,却又对自然的不可捉摸心生敬畏,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慨。整首诗气势雄伟,意象丰富,通过高低起伏的描写,带给读者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陶醉于自然之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趵突泉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力量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趵突泉的泉水被比作什么?
诗中提到的“匡庐”是指什么?
“夭矫”形容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