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3:08
反侧复反侧,旅夜何漫漫。
薄酒不成醉,愁怀难暂宽。
夜寒镫影瘦,霜落雁声乾。
一片平湖月,年年客里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反复翻身,旅途的夜晚显得无比漫长。喝了薄酒却无法醉倒,心中的愁苦无法得到片刻的宽慰。寒冷的夜晚,灯下的影子显得瘦弱,霜降时,孤雁的叫声显得干涩。每年我都在这片平湖上看着皎洁的明月,感受到身为客人的孤独。
无明显典故,但诗中通过夜晚、孤雁、明月等意象,表达了旅行者的孤寂与愁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陈獬,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一次旅途中写成,反映了诗人对孤独和人生旅途的思考。清代社会动荡,诗人可能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忧愁。
《舟次高良涧》是一首充满孤独感的旅途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寂静与苦闷。首句“反侧复反侧”,生动地描绘了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无尽的焦虑与不安。接下来的“薄酒不成醉,愁怀难暂宽”,则表达了即使借酒消愁,内心的愁苦依然难以释怀。这里不仅是一种情感的流露,更是对生活中无法逃避的孤独感的真实写照。
“夜寒镫影瘦,霜落雁声乾”,则通过寒冷的夜晚和孤雁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人更能体会到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而最后一句“一片平湖月,年年客里看”,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年年相同的月色,却只能在异乡的身影下独自欣赏,这样的情感更是让人心碎。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极为精妙,夜、酒、雁、月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孤独而又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孤独和人生旅程的思考,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愁苦,使人反思人生的意义和方向。
《舟次高良涧》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獬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霜落雁声乾”包含了哪些意象?
A. 雁声与寒霜
B. 雁声与春风
C. 寒霜与明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B. 对爱情的追忆
C. 对自然风光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