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2:4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46:34
感春
——张籍〔唐代〕
远客悠悠任病身,
谢家池上又逢春。
明年各自东西去,
此地看花是别人。
远道而来的客人,任凭身心疲惫,也在这里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明年我们将各奔东西,此地看花的,终究是别人了。
“谢家池”指的是古代著名的谢氏家族,他们的园林池塘因花卉繁盛而著称。这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
张籍,唐代诗人,字希声,号孤云,生于公元766年,卒于公元830年。以诗歌见长,尤以五言古诗和律诗著称,作品多表现人生感悟与自然景物。他的诗风隽永,往往蕴含深刻的情感。
《感春》创作于唐代,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未来分离的惋惜。
《感春》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首句“远客悠悠任病身”便提到身在异乡的游子,虽然身体疲惫,心中却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一丝安慰。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自身处境的接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谢家池上又逢春”,则引入了春天的具体景象,谢家池的春花代表着自然的美好,诗人通过这美景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希望。然而,最后两句却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明年各自东西去,此地看花是别人”,不仅表达了未来的分离,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看似平淡的文字中,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在简约中彰显深邃,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强调了在变迁中珍惜当下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谢家池”是指哪个家族?
“明年各自东西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整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与《感春》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留恋,但孟浩然的诗更加直接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而张籍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未来的惆怅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