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3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6:30
纤月破轻烟,枝头鸟语妍。灞桥归路晚,别思总堪怜。
皎洁的月光穿透轻薄的烟雾,树枝上鸟儿的鸣叫显得格外动人。在灞桥的归路上,天色已晚,心中的离别思绪总是令人感到怜惜。
“灞桥”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代表着离别和思念。它与“灞水”相连,是古人游玩、送别的好去处。在《长恨歌》中,李白提到的“灞桥”同样是一个离别的场所,因而“灞桥”成为了悲伤与思念的象征。
归懋仪(约1640-1710),清代诗人,字子先,号梅溪,出生于江苏,生活在清初时期。归懋仪以诗、文、词皆擅长,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成就显著。
《柳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离别情绪,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柳 其二》是一首描写自然美与内心情感的诗作。全诗以“柳”为线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开头两句“纤月破轻烟,枝头鸟语妍”,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个春日的清晨,月色与鸟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这样的美景中,往往会感受到一丝惆怅,正如“灞桥归路晚,别思总堪怜”所表达的那种离别的思绪。在离别的时刻,往往是情感最为浓烈的时候,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引发了对离别的思考,进而表达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的追忆。
整首诗不仅具有优美的意象,还有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离别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情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亲人的思念。
诗中“纤月”指的是什么?
A. 细小的月亮
B. 明亮的星星
C. 朦胧的云彩
答案:A
“灞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乐
B. 离别
C. 旅行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别思”是指什么?
A. 旅行的思考
B. 离别的思念
C. 自然的思索
答案:B
比较归懋仪的《柳 其二》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月亮的描写,但归懋仪更多地融入了鸟语与离别的情感,而李白则是通过对月思乡,表达出浓厚的乡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