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柳 其二

《柳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1:36:30

诗句

纤月破轻烟,枝头鸟语妍。

灞桥归路晚,别思总堪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36:30

原文展示:

纤月破轻烟,枝头鸟语妍。灞桥归路晚,别思总堪怜。

白话文翻译:

皎洁的月光穿透轻薄的烟雾,树枝上鸟儿的鸣叫显得格外动人。在灞桥的归路上,天色已晚,心中的离别思绪总是令人感到怜惜。

注释:

  • 纤月:形容月亮细小而明亮,给人一种清新、柔和的感觉。
  • 轻烟:指薄薄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鸟语妍: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悦耳,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 灞桥:灞桥是古代著名的桥梁,常被用作离别的象征。
  • 别思:离别的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灞桥”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代表着离别和思念。它与“灞水”相连,是古人游玩、送别的好去处。在《长恨歌》中,李白提到的“灞桥”同样是一个离别的场所,因而“灞桥”成为了悲伤与思念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归懋仪(约1640-1710),清代诗人,字子先,号梅溪,出生于江苏,生活在清初时期。归懋仪以诗、文、词皆擅长,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成就显著。

创作背景:

《柳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离别情绪,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柳 其二》是一首描写自然美与内心情感的诗作。全诗以“柳”为线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开头两句“纤月破轻烟,枝头鸟语妍”,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个春日的清晨,月色与鸟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这样的美景中,往往会感受到一丝惆怅,正如“灞桥归路晚,别思总堪怜”所表达的那种离别的思绪。在离别的时刻,往往是情感最为浓烈的时候,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引发了对离别的思考,进而表达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的追忆。

整首诗不仅具有优美的意象,还有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纤月破轻烟:描绘出一个清晰的月亮透过薄薄烟雾的场景,给人以清新之感。
    2. 枝头鸟语妍:鸟儿在树梢鸣唱,声音悦耳,增强了诗的美感。
    3. 灞桥归路晚:诗人暗示自己即将回家的路,时间已晚,带着一丝惆怅。
    4. 别思总堪怜:离别的思念之情使人感到无奈与心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纤细,增强了意象的柔美。
    • 拟人:鸟语被赋予了“妍”的特性,表现出自然的生动。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离别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情的思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亲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 纤月:象征纯洁、美好。
  • 轻烟:表示淡淡的忧愁与朦胧的思绪。
  • 鸟语:传达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灞桥: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纤月”指的是什么? A. 细小的月亮
    B. 明亮的星星
    C. 朦胧的云彩
    答案:A

  2. “灞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欢乐
    B. 离别
    C. 旅行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别思”是指什么? A. 旅行的思考
    B. 离别的思念
    C. 自然的思索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比较归懋仪的《柳 其二》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月亮的描写,但归懋仪更多地融入了鸟语与离别的情感,而李白则是通过对月思乡,表达出浓厚的乡愁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归懋仪研究》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 赠柳仙 沁园春 其二 偕易六叔由、家兄彦清泛舟游岳,舟中醉赠叔由,兼忆中实蜀中 沁园春(寿许宰二月初一) 沁园春 其六 甲午除夕 沁园春·催妆 沁园春 仲春为二姒三十初度 沁园春 其二 沁园春·冰壑平生 沁园春·北城晚 沁园春·一笛横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任的词语有哪些 与日俱增 附膻 聊以塞命 主家婆 君师 在家出家 寸字旁的字 鸟惊鱼散 揽笔 鹊梁 手字旁的字 柔茹寡断 二字旁的字 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