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3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34:12
尽日钩帘坐,风光亦复佳。
鸟栖云护竹,人静月横阶。
对酒忘羁旅,翻书遣老怀。
时时学吴咏,自击隐居钗。
整天坐在钩帘下,看到的风景也显得格外好。
鸟儿栖息在竹子旁,云彩把它们保护得很好,夜晚宁静,月光洒在台阶上。
对着酒杯,忘却了旅途的羁绊,翻开书本,抒发内心的老怀。
时常学习吴地的诗歌,自个儿在隐居中敲打琴音。
徐德音,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老年心境的感慨。
《养疴杂咏》创作于作者身体欠佳之时,表达了他在病中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表现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现实病痛的无奈,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思考。
这首《养疴杂咏》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首联“尽日钩帘坐,风光亦复佳”,开篇就营造了一个静谧的环境,尽管身处病中,诗人依然能够欣赏到窗外的美好风光。接下来的“鸟栖云护竹,人静月横阶”,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鸟儿栖息在竹子上,云彩遮挡,夜晚的宁静与月光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对酒忘羁旅,翻书遣老怀”转而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酒与书成为他忘却旅途羁绊、抒发心情的途径。在病中,越发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翻书的动作仿佛是在追忆往昔,怀念青春的岁月。最后一句“时时学吴咏,自击隐居钗”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吴地文化的喜爱,以及在隐居生活中自得其乐的态度。这种内心的丰富与宁静,正是诗人在病中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综观全诗,徐德音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他在病中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在病中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高洁情怀。
诗中“尽日钩帘坐”中的“钩帘”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窗帘
C. 一种食物
D. 一种植物
“对酒忘羁旅”中的“羁旅”意指:
A. 旅途的束缚
B. 旅途的快乐
C. 旅途的风景
D. 旅途的朋友
诗人通过“翻书遣老怀”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对朋友的思念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隐居生活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