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南华寺 其一

《游南华寺 其一》

时间: 2025-05-06 17:52:48

诗句

一入菩提境,飘然万虑灰。

歌从仙侣放,尊仗故人开。

幡诀来何国,檀椷秘法台。

禅居留信宿,幽梦绕云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2:48

原文展示:

游南华寺 其一
作者: 梁孜 〔明代〕
一入菩提境,飘然万虑灰。
歌从仙侣放,尊仗故人开。
幡诀来何国,檀椷秘法台。
禅居留信宿,幽梦绕云隈。

白话文翻译:

进入菩提的境界,心中的万般烦恼顿时消散。
歌声从仙人的伴侣那里传来,酒杯由旧友为我斟满。
幡旗和法诀来自何方呢?檀香和法台又在何处?
禅房中我暂时停留,幽幽的梦境环绕在云雾之间。

注释:

  • 菩提境:菩提是佛教中指觉悟的境界,象征着智慧与清净。
  • 飘然:轻松自在的样子,形容内心的宁静。
  • 仙侣:指神仙伴侣,象征着超脱的境界。
  • 尊仗:古代酒器,指酒和杯子。
  • 幡诀:幡旗和佛教的法诀,象征宗教的信仰和仪式。
  • 檀椷:檀香木和法台,表示修行的地方。
  • 幽梦:指安静而深邃的梦境。
  • 云隈:云雾环绕的地方,暗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孜,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盛的时期,以其词风清新和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宗教和生活的感悟,体现出深厚的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游览南华寺时,南华寺是佛教名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者在此处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诗中流露出对禅意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游南华寺 其一》是梁孜以游寺为题材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南华寺的游览体验以及内心的感受。开篇以“菩提境”引入,表现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在此处获得的心灵宁静。接下来的“歌从仙侣放”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境的感受,似乎在与神仙对话,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快乐。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幡诀和檀椷的运用,不仅仅是对宗教的信仰,更是对内心深处智慧的追求。

诗中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两句“禅居留信宿,幽梦绕云隈”更是将这份宁静与梦幻结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仿佛在诉说着一个静谧的故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入菩提境:进入了觉悟的境界,暗示心灵的觉醒。
  2. 飘然万虑灰:形容进入这种境界后,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
  3. 歌从仙侣放:歌声从神仙伴侣那里传来,表示一种超然的境界。
  4. 尊仗故人开:酒杯由旧友为我斟满,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5. 幡诀来何国:幡旗和法诀来自何方,表现对宗教的探寻。
  6. 檀椷秘法台:檀香和法台的结合,象征修行的静谧。
  7. 禅居留信宿:在禅房中暂时寄宿,表现出一种归宿感。
  8. 幽梦绕云隈:梦境在云雾间回绕,表达一种梦幻般的状态。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意象将诗的情感层次深化。比如“歌从仙侣放”既描绘了声音的来源,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宗教、自然及人际关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菩提:象征觉悟与智慧。
  • 仙侣:象征超脱与理想的境界。
  • 幡诀:象征宗教仪式与信仰。
  • 幽梦:象征梦境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菩提境”指的是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觉悟的境界
    C. 迷茫的状态
    答案:B

  2. “歌从仙侣放”意指: A. 与友人欢歌
    B. 超脱的快乐
    C. 追忆过去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幽梦”是指: A. 现实生活
    B. 幻想与思考
    C. 梦境与安宁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但王维的诗更强调自然的美,而梁孜则更注重宗教的哲理与内心的觉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幽居 渔父·石帆山下雨空濛 王给事饷玉友 书壁 小轩夏夜凉甚偶得长句呈杜叔高秀才 东斋杂书 晨过天庆 秋词 二月二十四日夜大风异常 雨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本固邦宁 蛮茶 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博大精深 使智使勇,使贪使愚 鱼龙百变 包含颊的成语 村哥里妇 舌字旁的字 岩岩 斗字旁的字 吾匹 黽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逻辑变量 血字旁的字 缇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