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4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41:31
长安何事集鸥群,四海论心绝世氛。
纸上烟霞生岳色,毫端蝌蚪落溪云。
雨馀旅馆先秋至,月满空阶欲夜分。
弹铗欢歌忘去住,尊前休勒北山文。
长安城中为何聚集了这么多的鸥鸟?四海之内,大家讨论心事,却与世俗的纷扰绝缘。纸上烟霞的景色生动如同高山的颜色,笔尖上的墨迹仿佛蝌蚪般落入了溪水的云影。
雨后旅馆里,秋意已悄然来临,月光洒满空荡的台阶,夜晚即将来临。
我在这里弹琴唱歌,忘却了归去的念头,酒杯前不再提及北山的诗文。
梁孜,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其诗常描绘山水和人文情怀,反映当时社会文化背景。
此诗写于一次雅集,诗人与友人聚会,在长安的雨后旅馆中,借酒抒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这首诗以长安为背景,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在旅馆中与友人集会,借助自然的美景与秋天的意境,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开篇就用“长安何事集鸥群”引出场景,既是对环境的描绘,又暗示了文人聚集的目的。在“纸上烟霞生岳色,毫端蝌蚪落溪云”中,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文人创作的灵动与自由,仿佛在笔尖上游动的蝌蚪,象征着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激情。
随着诗歌的推进,秋意渐浓,夜色降临,诗人通过“雨馀旅馆先秋至,月满空阶欲夜分”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最后两句,则通过弹琴唱歌的欢快场景,表达了对世俗的暂时忘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雅集的向往。这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深邃的思考。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雅集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中“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
“毫端蝌蚪”是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北山文”主要指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