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19
原文展示:
达公舟中同本如明府喜月之作 汤显祖 〔明代〕 世外人应见面难,一灯高兴石门残。 生波入槛浮春浅,细雨横舟湿夜寒。 彼岸似闻风铎语,此心如傍月轮安。 不知天上婆娑影,偏照恒河渡宰官。
白话文翻译:
在世外之人相见本就困难,石门残破中一盏灯带来喜悦。 轻波涌入门槛,春意浅浅,细雨斜斜地打湿了夜舟。 彼岸似乎传来风铃的声音,我的心依傍着月亮感到安宁。 不知天上的婆娑影子,是否偏爱照耀着渡过恒河的官员。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作品多表现人情世态,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汤显祖在舟中与友人共赏月色时所作,表达了对世外高人的向往和对宁静心境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舟中赏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世外高人的向往和对宁静心境的追求。诗中“世外人应见面难”一句,既表达了与世外高人相见的困难,也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一灯高兴石门残”则通过环境的荒凉与一盏灯的喜悦形成对比,突出了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后两句通过对月色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与喜悦的情感,同时也隐含了对官员的讽刺,暗示他们虽身处高位,却未必能享受到真正的宁静与喜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世外高人的向往和对宁静心境的追求,同时也隐含了对官员的讽刺,暗示他们虽身处高位,却未必能享受到真正的宁静与喜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世外人应见面难”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外高人的向往 B. 对官员的讽刺 C. 对宁静心境的追求 答案:A
诗中“一灯高兴石门残”一句通过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A. 对比 B. 拟人 C. 象征 答案:A
诗中“彼岸似闻风铎语”一句中的“彼岸”象征着什么? A. 超脱世俗的意境 B. 春天的气息 C. 夜晚的寒气 答案:A
诗中“此心如傍月轮安”一句中的“月轮”象征着什么? A. 宁静与喜悦 B. 环境的荒凉 C. 官员的身份 答案:A
诗中“不知天上婆娑影,偏照恒河渡宰官”一句隐含了对谁的讽刺? A. 世外高人 B. 官员 C. 诗人自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