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4:38
原文展示:
遣梦 汤显祖 〔明代〕 休官云卧散仙如,花下笙残过客余。 幽意偶随春梦蝶,生涯真作武陵渔。 来成拥髻荒烟合,去觉搴帷暮雨疏。 风断笑声弦月上,空歌灵汉与踟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放弃官职如同云中卧着的散仙,花下笙声已残留下过客的余音。幽深的意境偶尔随着春梦中的蝴蝶,一生真的像是在武陵溪边捕鱼。来到这里像是拥着发髻在荒烟中相会,离去时感觉像是拉开帷幕在稀疏的暮雨中。风停了笑声随着弦月升起,空自歌唱着灵汉却与踟蹰不前。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放弃官职后的隐居生活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理想化图景。诗中“休官云卧散仙如”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随后的“花下笙残过客余”则通过音乐的残响,暗示了过往繁华的消逝和现今的宁静。诗中的“春梦蝶”和“武陵渔”两个典故,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诗人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隐居图景,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武陵渔”典故出自哪部作品? A. 《桃花源记》 B. 《牡丹亭》 C. 《红楼梦》 D. 《西游记》
诗中的“春梦蝶”比喻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隐居生活 D. 官场生活
诗中的“休官云卧散仙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对官场的向往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D. 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