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秋兴连天

《点绛唇·秋兴连天》

时间: 2025-05-05 10:24:31

诗句

秋兴连天,又还不分秋光老。

莼鲈犹好。

莫落秋归后。

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

君知否。

阳关三奏。

消黯情多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4:31

点绛唇·秋兴连天

原文展示

秋兴连天,又还不分秋光老。莼鲈犹好。莫落秋归后。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君知否。阳关三奏。消黯情多少。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兴致延绵不断,然而又不知秋光何时会老去。莼菜和鲈鱼依然美味可口,莫要等到秋天归去后才感慨。有谁从这里出发,大家都朝着东边出发。你可知道?阳关的曲调奏了三遍,消散了多少愁苦的情感。

注释

  • 莼鲈:莼菜和鲈鱼,古时认为是秋天的美味。
  • 阳关:指阳关三叠,是古代著名的送别曲。
  • 东首:朝东而去,象征着离别和旅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廖行之,宋代诗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天,诗人借秋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

诗歌鉴赏

《点绛唇·秋兴连天》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的开头“秋兴连天”便设定了整个诗的基调,传达出一种无尽的秋日情怀。紧接着“又还不分秋光老”,意在说明时光的流逝,秋天虽然美好,但也在悄然走向衰老,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莼鲈犹好”一句,诗人用美食来比喻秋天的丰盈,传递出一种安逸和满足。然而“莫落秋归后”则是对未来的忧虑,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等到失去后才追悔。

接下来的“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则引出一种离别的情愫,东首意味着去往未知的方向,暗示了人们无论在何处,最终都要面对分别与旅途的孤独。最后的“阳关三奏”以音乐为结尾,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情感的消散,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

整首诗气韵流畅,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秋天的魅力和人生的无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兴连天:秋天的情感如同天一样延绵不绝。
  2. 又还不分秋光老:但又不知何时秋天的光辉会消逝。
  3. 莼鲈犹好:此时莼菜和鲈鱼依然鲜美可口。
  4. 莫落秋归后:不要等到秋天过去了才感到惋惜。
  5. 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有谁从这里出发,大家都朝东而去。
  6. 君知否:你可知道?
  7. 阳关三奏:阳关的曲调演奏了三遍。
  8. 消黯情多少:消散了多少愁苦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秋兴连天”用天比作情感,形象生动。
  • 对仗:如“莼鲈犹好”与“莫落秋归后”,形成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离别的伤感,体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成熟和丰盈,同时也暗示衰老和无常。
  • 莼鲈:美食意象,代表秋天的富饶与美好。
  • 阳关:送别的意象,承载着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莼鲈犹好”中的“莼鲈”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和鱼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花
    • D. 一种饮品
  2. 诗中提到的“君知否”是在问什么?

    • A. 诗人的名字
    • B. 情感的消散
    • C. 秋天的到来
    • D. 离别的情感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廖行之的《点绛唇·秋兴连天》更侧重于秋天的景象与人生感悟,而《静夜思》则强调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情感的深邃,二者虽同属抒情诗,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点绛唇·秋兴连天》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闲居杂兴五首 闽川梦归 题居上人法华新院 春日行 寄兵部任畹郎中 赠野老 答莲花妓 登宝历寺阁 赠容南韦中丞 关山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殁而无朽 羚牛 零开头的成语 包含腐的成语 三框儿的字 首字旁的字 包含呕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遗风余教 羞味 竹字头的字 英雄辈出 求死不得 杜渐防萌 伤时感事 警丽 转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