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1:30
作者: 廖行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家山此去无多路。
久没个音书去。
一别而今佳节度。
黄花开未,白衣到否,
篱落荒凉处。
峥嵘岁月远秋暮。
空腹便便无好句。
菊意愆期浑未许。
那堪惹恨,年来此日,
长是潇潇雨。
离家山不远,却没有多少道路可走。
已经很久没有收到音信了。
自从分别至今,佳节又已度过。
不知道黄花开了没有,白衣人是否已到,
篱笆边显得荒凉孤寂。
往日的峥嵘岁月已经远去,秋天已近黄昏。
空腹无聊,难以写出好句。
菊花的意象到了这个时候却还未开。
怎能忍受这样的怨恨,年复一年在这个日子,
只听见潇潇细雨。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怀著称,风格清新,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冷暖。
此诗写于重阳节前后,作者身在异乡,思乡情切,故而写下此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亲人的牵挂。
这首《青玉案·家山此去无多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重阳节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以“家山此去无多路”引入,既道出了距离的近,又隐含了心灵的遥远。接着,诗中提到“久没个音书去”,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音信不通的无奈。在佳节的时光,身边没有人,显得格外孤寂,似乎黄花还未开,白衣人也未到,篱落旁的荒凉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作者通过“峥嵘岁月远秋暮”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又感到空腹无聊,难以写出好句,进一步反映内心的迷茫与失落。最后,作者以“潇潇雨”结尾,细雨如丝,既是对节日的感慨,也是对自己情感的寄托,令人心生怅惘。
全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既有对故乡的思念,又兼具对人生变迁的感慨,深具感染力。
全诗以思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在佳节孤独无依的情感,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人情冷暖和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节日?
“空腹便便无好句”中“空腹”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白衣”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