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八月十四日上车还江阴途中作又七绝二首 其一

《八月十四日上车还江阴途中作又七绝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2:29:49

诗句

茅檐低覆竹篱斜,密树阴中三两家。

时有新红出寒绿,秋深木槿又开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9:49

原文展示:

茅檐低覆竹篱斜,
密树阴中三两家。
时有新红出寒绿,
秋深木槿又开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茅草屋顶低矮,竹篱笆斜靠在一旁,浓密的树木遮挡下,隐约可见三两户人家。时不时有新开的红花点缀在寒冷的绿色中,秋天已深,木槿花依然在盛开。

注释:

字词注释:

  • 茅檐:用茅草盖的屋檐,代表乡村朴素的生活。
  • 竹篱:用竹子编成的篱笆,常见于农村。
  • 密树阴:浓密的树木所形成的阴影。
  • 新红:指新开出的红花。
  • 寒绿:指秋天时绿叶的颜色。
  • 木槿:一种花,通常在夏秋季节开花。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细腻观察,反映了清代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家达,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风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乡村景象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在回乡的途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场景。诗的开头描述了茅檐和竹篱,营造出一种朴实、安静的氛围,给人一种隐秘而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的“密树阴中三两家”则通过“密树”这一意象,进一步增强了宁静感,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种远离喧嚣的生活状态。诗中“时有新红出寒绿”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传递了生命的韧性和自然界的循环。在这个看似寂静的秋天,木槿花依然争相开放,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不屈。整首诗通过简练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秋日的美丽,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茅檐低覆竹篱斜:描绘乡村的房屋和篱笆,营造出一种朴素的生活环境。
  2. 密树阴中三两家:强调环境的宁静,隐约可见的房屋让人感到亲切和温馨。
  3. 时有新红出寒绿:用色彩对比表现秋季的生机,红花与绿叶的交织,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4. 秋深木槿又开花: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尽管已经是秋天,木槿花依然在盛开,象征着坚韧和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新红”和“寒绿”的对比强化了秋天的色彩感。
  • 意象:使用“茅檐”、“竹篱”等意象传达了乡村的淳朴生活。
  • 拟人:木槿花的描绘使其具有人性,展现了生命的顽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传递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檐:象征朴实和自然的生活。
  • 竹篱:代表乡村的传统和隔离。
  • 密树:象征隐秘与庇护。
  • 新红:象征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 木槿:象征坚韧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茅檐”指的是什么?
    A. 城市建筑
    B. 农村屋顶
    C. 书房
    D. 商店

  2. 诗中的“寒绿”主要指什么?
    A. 秋天的绿色植物
    B. 夏天的绿色植物
    C. 冬天的冰雪
    D. 春天的花朵

  3. “木槿又开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坚韧与希望
    C. 疲惫
    D. 冷漠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乡村的宁静,但更加注重于与自然的融合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暖与人情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欣赏》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孔北海堂 樛枝桧 镜屏诗二首 静斋诗题盛君明之室也 寄杨十三虞卿 己卯春许昌湖上酬王实仲弓作 回心岭 黄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锦亭 丝子 行百里者半九十 砥砺清节 仙尘路隔 一统天下 魚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包含厘的成语 米字旁的字 煮鹤烧琴 龟毛兔角 覆部 势不两雄 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門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