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2:05
《点绛唇 其四》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春雨春风,问谁染就江南草。
燕娇莺巧。只是参军老。
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
尊前好。缓歌低笑。
醉向花间倒。
春天的细雨和春风,谁来染成了江南的草色?
燕子轻巧,莺鸟欢唱,唯有参军的老者。
古往今来的红尘纷扰,愁苦了多少人?
在酒杯前,悠然歌唱,轻声笑语。
我醉倒在花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江南草”,江南向来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与“春雨春风”相呼应,体现了春天的生机。而“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则表达了对人生苦乐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世间烦恼的思考。
作者介绍:
朱敦儒,宋代词人,字子真,号梅溪,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词作,风格清丽婉约,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江南春季,春雨和春风唤醒了大自然,也勾起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朱敦儒的《点绛唇 其四》以春天的细雨与春风开篇,生动描绘了江南春色的迷人景象,给人一种幽静和清新的感觉。诗中“问谁染就江南草”一问,既是对自然美的感叹,也隐含了对生活的思考。这种提问不仅引导读者去体味春天的美好,也引出了后面的情感思考。接下来的“燕娇莺巧”描绘了春天的生动气息,燕子与黄莺的轻快形象与前面静谧的春雨形成鲜明对比。
“只是参军老”一句,带有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对青春的怀念和对岁月的感慨。而“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在繁华背后更显孤独的感受。
“尊前好,缓歌低笑”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有愁苦,但在酒杯前的轻歌低笑中,似乎又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最后的“醉向花间倒”,则是将人们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醉心于春天美好景色的愉悦心情,也暗示了对生活的放纵和享受。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朱敦儒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世俗烦恼,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点绛唇 其四》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朱敦儒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春雨春风”主要象征什么?
A) 悲伤
B) 生机
C) 乏味
D) 恐惧
“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景色
B) 人生烦恼
C) 爱情
D)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也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朱敦儒的《点绛唇 其四》则在自然描绘与人生感悟之间取得了平衡。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