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13
江南岸,柳枝。
江北岸,柳枝。
折送行人无尽时。
恨分离。
柳枝。
酒一杯。
柳枝。
泪双垂。
柳枝。
君到长安百事违。
几时归。
柳枝。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和江北两岸的柳树,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尽思念。柳枝折给行人,似乎永无止境。诗中充满了对分离的恨意,酒杯中盛满了对故人的思念,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诗人感叹,朋友来到长安,却要面对百般的不如意,何时才能重逢呢?
朱敦儒(约1070年-约1135年),字子华,号静斋,南宋时期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情感真挚,擅长描写离愁别绪和自然景物。
《柳枝》的创作背景与北宋时期的时局变化有关,诗人身处动荡的时代,常常面临离别与思念的情感冲击,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柳枝》是一首充满离愁的作品,通过柳枝这一意象,诗人表现了对行人离去的深切不舍与思念。江南和江北的对比,不仅突显了地理上的距离,也象征着情感上的隔阂。柳树的柔韧与脆弱,正如诗人内心的情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分离的无奈。诗中“酒一杯,泪双垂”展现了喝酒的孤独与思念的苦涩,极具感染力。最后一句“君到长安百事违”,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朱敦儒独特的艺术风格。
江南岸,柳枝。
描述了南方的柳树,营造出柔和的自然氛围。
江北岸,柳枝。
继续描述北方的柳树,形成南北对比。
折送行人无尽时。
折下柳枝送给离去的朋友,表达无尽的思念。
恨分离。
表达对离别的强烈厌恶与不满。
柳枝。
反复提及柳枝,强化情感。
酒一杯。
一杯酒中藏满了思念。
柳枝。
再次提及,情感愈发浓烈。
泪双垂。
泪水流下,表现内心的悲伤。
君到长安百事违。
提到长安的生活不如意,增加了对朋友的担忧。
几时归。
对重聚的渴望与不安。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围绕着离别与思念,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通过柳枝这一意象,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柳枝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对朋友的到来有何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