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9:01
送陈山人读书罗浮
黄朝宾 〔明代〕
四百峰高日月回,
橐书从此谢氛埃。
遥分木客藤萝幔,
更上麻姑锦绣台。
石臼晓春红翠响,
玉笙宵奏凤凰来。
澄心静夜丹光里,
七十璇房次第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前往罗浮山读书的情景。四百座高峰映照着日月的光辉,带着书籍的他终于告别了尘世的喧嚣。远远地,分隔着木客和藤萝的帷幕,他更是向着麻姑的锦绣台进发。在清晨的石臼上,春天的红翠声响起;夜晚的玉笙奏出凤凰的乐曲。在宁静的夜晚,心如明镜,七十个璇房依次绽放。
作者介绍:黄朝宾,明代诗人,因其诗词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清静的生活和深厚的学识。
《送陈山人读书罗浮》是一首典雅的山水诗,表达了诗人对陈山人求学之路的祝福。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四百高峰的巍峨气势让人心生向往。诗人远离尘世,带着书籍,象征着追逐知识与真理的执着精神。
诗中“遥分木客藤萝幔”,描绘出一种清幽的环境,给人以沉静之感。尤其是“更上麻姑锦绣台”,不仅意味着向更高的境界进发,更传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崇敬。无论是“石臼晓春红翠响”,还是“玉笙宵奏凤凰来”,都将自然与音乐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与宁静的心境。
全诗情感真挚,语句凝练,意象鲜明,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景的细腻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山水之美,更表达了求知者的精神追求,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对仗工整,节奏感强烈,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知识与道教文化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理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送陈山人读书罗浮》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黄朝宾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石臼晓春红翠响”主要表达了:
A. 生活的喧嚣
B. 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复苏
C. 夜晚的宁静
诗中“麻姑锦绣台”象征着:
A. 名利
B. 学问的殿堂
C. 物质的享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朝宾的《送陈山人读书罗浮》与王之涣的《登高》进行对比,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送陈山人读书罗浮》更注重学问与隐逸生活的结合,而《登高》则在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更为突出。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送陈山人读书罗浮》的全面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经典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