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霜月穿帘乍白

《临江仙·霜月穿帘乍白》

时间: 2025-04-30 16:42:21

诗句

霜月穿帘乍白,苹风入坐偏凉。

麾灯促席诧时光。

桃花歌扇小,杨柳舞衫长。

别乘平分风月,词人剩引觥觞。

莫将幽恨搅刚肠。

尽添金掌露,频注玉猊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2:21

原文展示

霜月穿帘乍白,苹风入坐偏凉。
麾灯促席诧时光。桃花歌扇小,
杨柳舞衫长。别乘平分风月,
词人剩引觥觞。莫将幽恨搅刚肠,
尽添金掌露,频注玉猊香。

白话文翻译

霜天的月光透过帘子,刚刚变得洁白,
清爽的苹风吹来,让人感到一丝凉意。
我在灯下催促席间的时光,感叹岁月的流逝。
桃花在歌唱,轻扇摇动得小巧,
杨柳在舞动,衣衫飘曳而长。
别再乘着这平分的风月,
词人只剩下举杯邀月。
不要将幽怨的情感搅动心肠,
尽情享受这金露,频频注入玉香的香炉。

注释

  1. 霜月:指十月或十一月的月亮,气候寒冷。
  2. 苹风:苹是水边的植物,指清凉的风。
  3. 麾灯:指手中举着的灯,象征着光明和温暖。
  4. 桃花歌扇: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歌扇则表示轻快的舞动。
  5. 觥觞:酒杯,表示饮酒作乐。
  6. 金掌露:金色的露水,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毕良史,宋代词人,生卒年不详,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作品多具有清新婉约的风格。他的词常常融入生活细节,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大致是描绘秋冬之际,月光清冷,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感慨。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隐秘情感的表达构成了词的主题。

诗歌鉴赏

毕良史的《临江仙·霜月穿帘乍白》以其清新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冬交替之际的自然景象与人情感受。开篇的“霜月穿帘乍白”,将月色的清冷与透过帘子的光辉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苹风的凉意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仿佛让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过去的点滴。

在“麾灯促席诧时光”中,作者通过灯光的明亮与席间的温暖,反衬出流逝的时光。随着“桃花歌扇小,杨柳舞衫长”描绘出春天的美好与轻快,进一步增强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此时,作者逐渐引入对“别乘平分风月”的思考,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与情感的纠葛。

最后的“莫将幽恨搅刚肠”传达出一种对过往感情的释怀与不再纠缠的决心,倡导在美好的瞬间中尽情享受,不必再被忧愁所困扰。整首词通过清晰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情感的豁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月穿帘乍白:描写冬季的月光透过窗帘,显得特别明亮、清冷。
  2. 苹风入坐偏凉:清风从窗外吹入,带来一丝凉意,营造了一个清爽的环境。
  3. 麾灯促席诧时光:在灯光下,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似乎一切都在瞬息之间。
  4. 桃花歌扇小:桃花象征春天的美好,歌扇则代表轻快的舞动,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5. 杨柳舞衫长:杨柳轻拂,衣衫飘动,展现出一种轻盈的美感。
  6. 别乘平分风月: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与风月的无常。
  7. 词人剩引觥觞:诗人独自举杯邀月,体现了孤独与惆怅。
  8. 莫将幽恨搅刚肠:劝诫自己不要再让幽怨的情感搅动内心。
  9. 尽添金掌露,频注玉猊香:尽情享受眼前的美好,象征着对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月”比作明亮的白色,表现出清冷之感。
  • 拟人:用“苹风入坐”赋予风以人的动作,增强了情感的代入感。
  • 对仗:如“桃花歌扇小,杨柳舞衫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和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希望。与此同时,词人对幽怨情感的释怀也反映了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霜月:象征着清冷与孤独。
  2. 苹风:代表着秋冬的萧瑟与清爽。
  3. 桃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4. 杨柳:代表着柔美与轻盈。
  5. 觥觞:象征着饮酒作乐,享受生活的愉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月穿帘乍白”的意思是: A. 月亮明亮
    B. 月光透过窗帘显得洁白
    C. 月亮升起来了
    答案:B

  2. “苹风入坐偏凉”中“苹风”指: A. 苹果的风
    B. 清凉的风
    C. 春天的风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桃花歌扇小”意指: A. 桃花在歌唱,扇子很小
    B. 桃花的香气很小
    C. 桃花的颜色很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李白《静夜思》
  3.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比较毕良史的《临江仙·霜月穿帘乍白》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通过月亮表达了对孤独与思念的感受,但毕良史更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直白的情感表达。两者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词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从军行 四言诗 松风萝·王丹麓有书怀词,索和却赠 满江红·题徐用王躬耕图,和余广霞韵,是岁值大水 满江红 题金治文秋林诗思图,和陈伯驺韵 满江红 戴耘野高士六十初度寄赠 渔家傲 雨窗同杜茶村即席奉赠,用范文正公韵 小重山 咏徐用王斋中灵壁石 踏莎行 广陵桑楚孰斋中同杜茶村、邓孝威、宗鹤问赭子咏杏,和秦少游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字头的字 挹掬 廾字旁的字 包含师的成语 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披剃 鼎食 判却 十恶不赦 沉毅寡言 饮鸩解渴 士字旁的字 澡身浴德 飠字旁的字 天成地平 面团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