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8:46
石楼云一别,二十二三春。
相逐升堂者,几为埋骨人。
涕流闻度瘴,病起喜还秦。
曾是令勤道,非惟恤在迍。
疏衣蕉缕细,爽味茗芽新。
钟绝滴残雨,萤多无近邻。
溪潭承到数,位秩见辞频。
若个山招隐,机忘任此身。
在石楼云雾中分别,转眼已过二十二三个春天。
曾与我一起升堂的人,几乎都已埋骨于他乡。
我流泪闻言,因病难忍,却又因喜悦而归秦地。
曾经是为了勤勉而道,非但因忧虑而艰难。
我穿着宽松的衣衫,蕉叶般纤细,品味着新鲜的茶芽。
钟声已经断绝,雨滴残留,周围萤火虫多,却没有邻居。
溪水潭水承载着多少,官职升迁却屡次辞去。
在那山中何以招隐,心机已忘,任凭此身飘荡。
作者介绍:贾岛,字阮籍,号天池,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而著称。他的诗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贾岛人生的某个阶段,或许是在经历了离别、再归后对往昔的追忆和感慨。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离别愁苦的感悟。开头以“石楼云一别”引入,便带有淡淡的愁绪,仿佛在说,曾经的朋友、亲人都已离去,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令人不禁感慨万千。接下来的“相逐升堂者,几为埋骨人”,更是将这种离别的沉重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涕流闻度瘴,病起喜还秦”,不仅是诗人对生活艰辛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流露出对归属的渴望。诗中“曾是令勤道,非惟恤在迍”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无奈与艰辛,令人感受到他身处复杂社会中的孤独与挣扎。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个清新却孤寂的环境,“疏衣蕉缕细,爽味茗芽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朴生活的追求。然而“钟绝滴残雨,萤多无近邻”则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似乎在歌颂自然的同时也在感叹自身的孤独无依。
整首诗情感真挚,内涵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自然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伤感,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石楼”象征什么?
诗中“钟绝滴残雨”的意思是?
诗人对归乡的感情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