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8:01
柳外新月示诸子
作者: 释函是 〔明代〕
初出银蟾遍大千,尖时圆相尚依然。
只今笑语垂杨下,多少清光在目前。
这轮新月刚刚升起,银色的光辉洒遍大地,虽是刚刚出头,仍然保持着它的圆润形状。如今,在垂柳的阴影下,我们欢声笑语,眼前的清辉让人心情愉悦。
“银蟾”在古诗文中常用来比喻月亮,古人认为月亮像一只蟾蜍,故而有此称呼。此诗描绘了新月升起的美丽景象,结合春日的生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释函是,明代僧人,擅长诗词,作品常带有抒情的特质,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借新月象征新的开始,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也传达了与友人共享快乐时光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新月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开篇“初出银蟾遍大千”,不仅形象地刻画了新月的初升,更以“遍大千”的广阔,体现了月光的普照,表现了宇宙的浩瀚与人事的渺小。接着“尖时圆相尚依然”,用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月亮从初出时的尖锐到逐渐圆满的过程,暗示着人生的成长与成熟。
后两句“只今笑语垂杨下,多少清光在目前”则将目光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描绘了在柳树下欢声笑语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馨。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
整首诗通过描绘新月和春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与友人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欢愉。
“初出银蟾”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垂杨”象征着什么?
诗人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哪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