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陪括苍太史谒长陵余山客冠门者呵止之顶老卒

《陪括苍太史谒长陵余山客冠门者呵止之顶老卒》

时间: 2025-07-27 14:17:24

诗句

竹皮纱幅老人头,高士从来傲冕旒。

曾见院师画姚老,一瓢如叶倚黄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4:17:24

原文展示:

竹皮纱幅老人头,高士从来傲冕旒。曾见院师画姚老,一瓢如叶倚黄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士的形象,他的头发如竹皮般苍老,身着轻薄的纱衣,傲然不屑于权贵的冕旒(帝王的冠冕)。我曾经见过院里的老师画过姚老,画中他如同一片叶子一样,静静地倚靠在黄楼之上。

注释:

  • 竹皮:指竹子的外皮,形容老人的头发苍白枯黄。
  • 纱幅:轻薄的纱衣,显示出高士的洒脱。
  • 高士:隐士或高人,通常指道德高尚、超脱尘世的人。
  • 冕旒:古代帝王的冠冕,象征权力。
  • 院师:指在学堂或道观任教的老师。
  • 姚老:可能指历史上某位隐士或高士,具体身份不详。
  • 黄楼:可能指某种建筑,象征高远的境界。

典故解析:

在古代文人中,隐士的形象常常与世俗权力相对立,诗中提到的高士象征着追求精神自由的人。姚老可能是某位著名的隐士或高士,他的画作被认为富有哲理,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纪青,明代诗人,其作品往往反映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闲暇时刻,诗人与朋友游览名山大川时产生的灵感,表达了对高士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权贵的蔑视。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高士形象的描摹,传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开头的“竹皮纱幅老人头”勾画出高士的老态,而“傲冕旒”则是对权力的直接挑战,表现出高士的非凡气质和不屈精神。诗人曾见“院师画姚老”,这里不仅是对画作的赞美,更是对隐士生活态度的认同。最后一句“一瓢如叶倚黄楼”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姚老的闲适与安宁,象征着理想中的隐居生活。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皮纱幅老人头:用“竹皮”形容老人的头发,暗示其苍老。纱幅则象征其轻盈洒脱的气质。
  2. 高士从来傲冕旒:表现高士对权力的蔑视,强调其高洁与独立。
  3. 曾见院师画姚老:提及画作,暗示对姚老品德的推崇。
  4. 一瓢如叶倚黄楼:用“瓢”比喻姚老的姿态,表达出一种宁静而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一瓢如叶”形象生动,传达出隐士的闲适。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高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权力的反叛,展现了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士:象征理想中的隐士生活。
  • 竹皮:代表苍老与智慧。
  • 黄楼:象征高远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士”指代什么?

    • A. 权贵
    • B. 隐士
    • C. 学者
  2. “竹皮纱幅”的“竹皮”主要形容什么?

    • A. 年轻
    • B. 老态
    • C. 权力
  3. 诗中提到的姚老是指:

    • A. 一位画家
    • B. 一位高士
    • C. 一位权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与纪青在隐士主题上的探讨各有千秋,王维的诗更具自然意象,而纪青则强调人物形象与精神追求。

参考资料:

  • 相关古诗词集
  • 古代隐士研究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归画行 老人峰歌 读史 红药栏 饭松庵 南坡 云栖 【双调】锦上花 春游 浣溪沙 再赠梁姬文正 中秋夜泊武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中子弹 住滞 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逆水行舟 包含夏的词语有哪些 略迹原心 两两 敌国同舟 入字旁的字 包含拥的成语 脸红耳赤 邑字旁的字 緑房 瞬息千里 羽字旁的字 马墨 包含眚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