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9:33
倚树繁衣袖,流光向夕含。
何人能到此,拨火共痴憨。
依靠在树下,衣袖繁华如花,夕阳的余晖洒落,仿佛在流动。谁能来到这里,与我一起拨动火焰,共享这份无忧的痴迷呢?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整体意境和情感都蕴含了对自然、生活的深切体悟与享受。
作者介绍:释函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其诗多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人可能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与内心的宁静。
《十三覃》以清晰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诗人在树下倚靠,衣袖如花的描写,仿佛让人感受到自然的芬芳与和谐。诗中的“流光向夕含”展现了夕阳的柔和与流动,既是对时间的感慨,也是对生命的深刻反思。接着,诗人抛出一个疑问:“何人能到此”,在这宁静的自然中,仿佛邀请他人一同欣赏这份美好。然而,他又自言自语地提到“拨火共痴憨”,在这份美好的自然中,诗人似乎更享受一种孤独的独处时光,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一种无所顾忌的痴迷。
整首诗简洁明了,却又充满了意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所流露出的痴憨情怀,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仿佛在呼唤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渴望,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知音的期待,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人对“何人能到此”的感受是什么?
诗中的“流光向夕含”主要表现了什么?
“拨火共痴憨”中的“痴憨”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