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忆远

《忆远》

时间: 2025-04-26 15:33:26

诗句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26

原文展示: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白话文翻译:

行人还没有归来的日子,万里旅途刚刚开始,天色已晚。唯独我最爱的是门前那两棵柳树,树枝和树叶都紧紧相依,不离不弃。

注释:

  • 行人:指远行的人,这里的行人可能是作者自己。
  • 犹未有归期:还没有回来的时间,形容行人归期未定。
  • 万里初程:形容出发时的距离很远,刚刚开始旅程。
  • 日暮时:指的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晚。
  • 唯爱:唯一所爱。
  • 双柳树:指两棵柳树,象征着亲情或友情。
  • 枝枝叶叶不相离:形容柳树的枝叶紧密相连,象征着永恒的情感。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离别与思念,柳树垂柳的形象亦常见于古诗中,传达了柔情和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6-830年),唐代诗人,字子容,号孟弦。以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行旅、思乡等主题,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远行之时,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身边事物的珍视,尤其是门前的柳树,暗含对亲人和故乡的怀念。

诗歌鉴赏:

《忆远》通过对行人旅途的描写,展现了对归乡的渴望与思念的情感。诗的开篇以两句写行人的孤独与无奈,“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呈现出一种即将入夜的惆怅,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门前的双柳树,表达自己对这两棵树的喜爱以及它们之间的紧密关系。这一转折恰如其分,柳树在此不仅是景物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情的眷恋。双柳树的“枝枝叶叶不相离”,在语义上强化了离愁别绪的主题,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诗人在这简短的文字中,巧妙地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唐代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人犹未有归期:描绘了远行者的无奈与渴望,表明行人对归家的期待尚未实现。
  2. 万里初程日暮时:强调旅途的遥远与开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心情的惆怅。
  3. 唯爱门前双柳树:转向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熟悉景物的深情。
  4. 枝枝叶叶不相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柳树的亲密与不离,象征着牢不可破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柳树被赋予情感,象征着亲情与思念。
  • 对仗:如“枝枝叶叶”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柳树象征离别与思念,传达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行旅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情的珍视,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人:远行与思念的象征。
  • 日暮: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 双柳树:象征亲情与永恒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里初程”的意思是: A. 刚开始的旅途 B. 结束的旅途 C. 迷失的旅途

  2. 诗人喜欢的景物是什么? A. 一棵松树 B. 两棵柳树 C. 一片花海

  3. 诗中“枝枝叶叶不相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亲密与不离 C. 分离和孤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比较《忆远》与《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为直接,而《忆远》则通过自然景象来引发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白岸亭诗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 登石门最高顶诗 石壁立招提精舍诗 登上戍石鼓山诗 登石室饭僧诗 石室山诗 游岭门山诗 郡东山望溟海诗 游赤石进帆海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气字旁的字 发愣 觉知 幼株 封建制度 颐神养性 卤字旁的字 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妄的成语 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日坐愁城 了如观火 拍马溜须 牛字旁的字 败子回头金不换 水獭 魚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