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野老歌 / 山农词

《野老歌 / 山农词》

时间: 2025-05-06 18:45:27

诗句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45:27

原文展示:

野老歌 / 山农词
作者: 张籍〔唐代〕

老农家贫在山住,
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
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
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
船中养犬长食肉。


白话文翻译:

一位老农家境贫寒,住在山里,
耕种着三四亩的山田。
由于苗稀,税赋又重,根本无法吃饱,
所种的粮食都被征入官仓,化为泥土。
年末时,锄头和犁靠在空荡荡的屋旁,
叫儿子上山去收集橡实。
西江的商客贩卖着百斛的珍珠,
而船上却养着狗,长时间吃肉。


注释:

  • 老农:年老的农民,代表艰苦的生活。
  • 家贫:家境贫困。
  • 山田:山地耕作的田地。
  • 苗疏:指作物生长稀少。
  • 税多:税收负担重。
  • 输入官仓:指将收成上缴给官府的粮仓。
  • 岁暮:年末,指一年即将结束的时节。
  • 橡实:橡树的果实,可以作为食物。
  • 西江贾客:指来自西江地区的商人。
  • 珠百斛:指一百斛的珍珠,形容数量之多。
  • 长食肉:意指长期吃肉,形容富裕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66年,卒于公元830年,字公谨,号少白,原籍山西,后迁居湖北。其诗风以质朴著称,常描绘农民生活,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野老歌》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农民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表现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与关注。


诗歌鉴赏:

《野老歌》通过对一位老农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唐代农民的艰难处境。诗中的老农住在贫瘠的山地上,仅有三四亩的耕地,面临着重税与丰收无望的困境。诗人在语言上采用了简练而直白的风格,展现了农民的无奈与辛苦。

在诗的开头,老农的穷困生活被清晰地呈现出来,“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这两句不仅交代了老农的生存环境,更为后文的悲惨境遇埋下了伏笔。接下来的“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更是揭示了农民面临的税负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压迫,显示出当时社会对农民的剥削。

诗的后半部分,老农在年末时呼儿登山收橡实,反映出他不得不依赖自然资源维生的无奈。而“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则形成了对比,展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突显了农民生活的困苦与商人奢华生活的强烈对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体农民生活的描绘,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同情与愤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农家贫在山住:描述了老农的生存环境,强调了其贫困的生活。
  2. 耕种山田三四亩:表达了老农耕种的面积,数量不大,揭示了资源的匮乏。
  3. 苗疏税多不得食:说明因为作物稀少,加上重税,农民无法维持生计。
  4. 输入官仓化为土:指出农民辛苦耕作的成果被征入官仓,最终化为无用的泥土。
  5. 岁暮锄犁傍空室:年末的时节,锄头和犁靠在空荡的房子旁,体现了农民的疲惫和无奈。
  6. 呼儿登山收橡实:老农呼叫儿子去山上收集橡实,显示出他生活的艰辛与依赖自然。
  7. 西江贾客珠百斛:描绘了富裕的商人贩卖珍珠,形成与老农生活的鲜明对比。
  8. 船中养犬长食肉:商人的奢侈生活与农民的困窘形成强烈对照,反映社会的不公。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老农与商人的对比,突显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 象征:橡实象征着农民的生存希望,而珍珠则象征着奢华和财富。
  • 简练:全诗语言简练,直入主题,传达出深刻的社会问题。

主题思想:

《野老歌》以老农的困苦生活为线索,揭示了唐代社会的贫富不均与农民的艰难处境,表达了对农民困境的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老农:象征着底层人民的艰辛与无奈。
  • 山田:代表了贫瘠的土地和艰苦的生存环境。
  • 橡实:象征着生存的希望,也是老农不得不依赖的资源。
  • 珍珠:象征财富与奢华,反映社会的贫富差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老农耕种的面积是多少亩?

    • A. 一亩
    • B. 三四亩
    • C. 五亩
    • D. 十亩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岁暮锄犁傍__”,空白处填入合适的词语。

  3. 判断题:诗中的商人生活奢华,与老农的贫困形成对比。 (对/错)

答案:

  1. B. 三四亩
  2. 空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李绅):同样关注农民生活,表达对农民的同情。
  • 《农家》(白居易):描绘农民的艰辛与社会的不公。

诗词对比:

  • 《悯农》与《野老歌》:都反映了农民的困苦,但《悯农》更为直接,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与呼唤,而《野老歌》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农民的生活状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张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应天长 萧寺岁暮,逢洞箫客 应天长 应天长 除夕守岁,与家人话歌乐山旧事 应天长(花港观鱼) 应天长 一落索(蒋园和李朝奉) 一落索 一落索 题画 一落索 鲍亚白小桃花馆填词图 一落索 和清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含情脉脉 皮字旁的字 班衣戏采 客形 大字旁的字 旨义 爪字旁的字 红稻 星月交辉 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亡国之主 手字旁的字 阙失 慊吝 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包含崇的成语 同声之应 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