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0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04:47
幽州已投斧柯,崇山更用忧何。
且喜龚邹冠豸,又闻张董上坡。
幽州的事情已经做了决定,崇山的忧虑还有什么用呢?
但愿意外听到龚邹的成功,和张董的晋升。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以诗词见长,尤以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蕴含哲理和人文关怀,风格独特。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在政治、生活等多方面的困境中,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无奈与对朋友成就的欣慰。诗中涉及的人物与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人际关系和士人的志向。
黄庭坚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与对朋友成就的祝福。开篇的“幽州已投斧柯”,表明他的某种决策已做出,内心的忧虑似乎显得多余。这种淡然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接受与从容。接着提到“且喜龚邹冠豸”,则是他对朋友成功的欣慰,显示出其心中依然存在对友人的关切和对荣誉的向往。最后一句“又闻张董上坡”似乎又带出一种希望的情绪,说明即使身处困境,仍要关注周围人的成功,这种正能量的传递让整首诗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基调。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处境的反思,也是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表现了黄庭坚作为士人的宽广胸怀与乐观态度。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使得这首诗在历史长河中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诗歌表达了黄庭坚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对朋友成功的欣喜以及对未来的乐观展望。它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幽州已投斧柯”中的“斧柯”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龚邹”代表了什么?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对比黄庭坚与李白的作品,黄庭坚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哲思,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