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

《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

时间: 2025-05-07 16:42:53

诗句

未衰筋力先扶杖,能救衰年十二三。

八百老彭嗟杖晚,可怜矍铄马征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2:53

原文展示

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
作者:黄庭坚

未衰筋力先扶杖,
能救衰年十二三。
八百老彭嗟杖晚,
可怜矍铄马征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用一根虎臂杖送别朋友李任道。虽然我的筋力还没有衰退,但我已经开始依靠拐杖,拐杖可以帮助我渡过衰老的十二三年。八百岁的老彭(即老彭祖)感叹自己也需要拐杖来延续生命,让人不禁怜惜那些仍然矍铄的老马在征途上奔走南去。

注释

  • 未衰:尚未衰老。
  • 筋力:指肌肉力量。
  • 扶杖:依靠拐杖。
  • 衰年:指衰老的年岁。
  • 八百老彭:指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彭祖,活了八百岁。
  • 矍铄:形容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指老当益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长诗词,风格潇洒飘逸,常以自然景物、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他已步入老年,感受到了衰老的无奈,借用送别朋友之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衰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扶杖”作为核心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衰老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首句“未衰筋力先扶杖”直接揭示了诗人虽未完全衰老,却已不得不依靠拐杖的生理现实。这种对比不仅传达了时光无情的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状态的认知与接受。而后两句则引入了“八百老彭”的典故,既增添了历史深度,也让人感受到古人面对衰老的无奈。最后一句“可怜矍铄马征南”,则把目光转向了仍然充满活力的老马,展现了老年人虽衰老但仍然追求生活的精神状态。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衰筋力先扶杖:虽然身体未完全衰弱,但已不得不依靠拐杖,暗示着生理机能的下降。
  • 能救衰年十二三:拐杖在这里象征着对抗衰老的工具,暗示着年岁渐长,生活的依赖。
  • 八百老彭嗟杖晚:提及老彭祖,展示古人对长寿的追求与衰老带来的无奈。
  • 可怜矍铄马征南:通过老马的形象,展现一种虽然衰老却依然活跃的生命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扶杖”比喻衰老与依赖,表现生活的现实。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典故:引用老彭祖的故事,增强了诗的文化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身衰老的感慨,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传达出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生老病死的无奈与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臂杖:象征着力量与支撑,虽是拐杖,却蕴含着坚定的意志。
  • 老彭:代表长寿的理想与人们对生命的渴望。
  • 矍铄马:象征着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尽管年纪大了,但仍然充满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谊
    • B. 衰老与生命
    • C. 自然景色
    • D. 家国情怀
  2. “八百老彭”指的是谁?

    • A. 一位年轻人
    • B. 传说中的长寿者
    • C. 诗人本人
    • D. 一位历史人物
  3. 诗中提到的“扶杖”主要象征什么?

    • A. 依赖与支持
    • B. 力量与勇气
    • C. 旅行与探险
    • D. 友情与亲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庭坚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出对生命的豪情与放纵,而黄庭坚则更关注生命的脆弱与无奈,反映了两位诗人在面对生命不同阶段时的不同态度与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鹧鸪天 踏莎行 念奴娇 卜算子·天生百种愁 卜算子 春游湖 明月棹孤舟(木樨) 花犯 木芙蓉 满江红 花朝雨作 竞渡棹歌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双人旁的字 骈并 包含歪的词语有哪些 彰明昭著 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钱可通神 干字旁的字 神工鬼力 包含拒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立时巴刻 骁猛 牛字旁的字 拜谒 采字旁的字 包含投的成语 瘠己肥人 语言识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