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1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16:49
原文展示: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蔡襄 〔宋代〕
俭勤追禹绩,恭让体尧仁。 措枉朝多直,除苛吏尽循。 遵儒恩礼异,左戚赏刑均。 立子知天意,超然即上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赞颂了仁宗皇帝的德政,他勤俭节约,追寻大禹的功绩;恭敬谦让,体现了尧的仁德。在朝廷中,他能够纠正错误,使正直之风盛行;他清除苛刻的官吏,使政令得以顺利执行。他尊重儒家,给予不同的恩礼;对待亲戚和外人,赏罚公平。他立太子,体现了天意;他超然物外,如同上宾。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以政治抒怀和咏史为主,风格典雅,内容深刻。这首诗是他在仁宗皇帝去世后所作,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敬仰和哀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仁宗皇帝去世后,蔡襄为了表达对仁宗皇帝的敬仰和哀悼之情而创作的。仁宗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因此蔡襄在诗中赞颂了仁宗皇帝的德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仁宗皇帝的德政的赞颂,展现了仁宗皇帝的勤政爱民、公正无私的形象。诗中“俭勤追禹绩,恭让体尧仁”一句,既表达了对仁宗皇帝勤俭节约、恭敬谦让的赞美,也体现了对大禹和尧的敬仰。“措枉朝多直,除苛吏尽循”一句,则赞颂了仁宗皇帝在朝廷中纠正错误、清除苛刻官吏的政绩。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深切敬仰和哀悼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仁宗皇帝的德政的赞颂,表达了对仁宗皇帝勤政爱民、公正无私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追禹绩”指的是什么? A. 追寻大禹的功绩 B. 追寻大禹的仁德 C. 追寻大禹的智慧 答案:A
诗中“体尧仁”指的是什么? A. 体现尧的仁德 B. 体现尧的智慧 C. 体现尧的功绩 答案:A
诗中“措枉朝多直”指的是什么? A. 朝廷中正直之风盛行 B. 朝廷中错误之风盛行 C. 朝廷中苛刻之风盛行 答案:A
诗中“除苛吏尽循”指的是什么? A. 官吏都遵循法令 B. 官吏都不遵循法令 C. 官吏都苛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和王安石的挽词与蔡襄的挽词相比,虽然都是对仁宗皇帝的赞颂,但在表达方式和情感色彩上有所不同。苏轼的挽词更加抒情,王安石的挽词更加理性,而蔡襄的挽词则更加典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