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6:12
草没高台凤不游,大江日夜自东流。齐梁地废鸦千树,王谢家空蚁一丘。骑马僧争淮口渡,捕鱼人据石头洲。玉箫声断悲风起,不见长安李白愁。
青草覆盖了高台,凤凰已不再翱翔;滔滔大江日日夜夜向东奔流。齐梁的旧地已经荒废,千树乌鸦栖息;王谢的家族如同蚂蚁般微不足道。一位骑马的僧人争着渡过淮河,捕鱼的人则守着石头洲。玉箫的声音戛然而止,悲风起时,已不见长安的李白愁苦的身影。
汪元量,字士默,号青溪,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悟。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
《凤凰台》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诗人借古抒怀,表达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及对现状的无奈与感慨。
《凤凰台》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历史的画卷,展现了从繁华到荒凉的强烈对比。诗中“草没高台”一句,直指昔日的辉煌已被时光掩埋,凤凰不再游弋,象征着高贵与荣耀的消逝。大江日夜东流,暗示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不可逆转,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伤。
接下来的“齐梁地废鸦千树”,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揭示了人事的变迁,曾经的王谢家族也如同蚁丘般微小,历史的流转让昔日的荣耀黯然失色。骑马僧与捕鱼人的形象对比,突显出诗人对普通生活的关注,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感悟。
最后两句“玉箫声断悲风起,不见长安李白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李白作为诗仙的形象,象征着理想与忧愁。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展现了汪元量对人生短暂、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凤凰台》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草没高台凤不游”中的“凤”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李白”象征着什么?
《登高》与《凤凰台》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后者则更注重历史的整体视角。两者皆通过自然景象揭示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