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其十一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其十一》

时间: 2025-05-07 21:52:30

诗句

此夕知何夕,游船杂战船。

山河空百二,宫阙漫三千。

雨歇云垂地,潮平水接天。

惜哉无祖逖,谁肯著先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52:30

原文展示:

此夕知何夕,游船杂战船。
山河空百二,宫阙漫三千。
雨歇云垂地,潮平水接天。
惜哉无祖逖,谁肯著先鞭。

白话文翻译:

今夜是何夜,游船与战船交错在一起。
山河广阔无边,宫殿高耸入云。
雨已停,云彩低垂到地,潮水平静,水面与天空相接。
可惜没有祖逖那样的人,谁愿意在此时率先发起动身呢?

注释:

  • 此夕知何夕:此夜不知是何夜,表达对时间的迷茫。
  • 游船杂战船:游船与战船交错,象征和平与战争的并存。
  • 山河空百二:山河辽阔,指国家的广袤与空虚。
  • 宫阙漫三千:宫殿高耸,形容国家的奢华,但又显得空洞。
  • 雨歇云垂地:雨停了,云低垂到地面,描绘出一种沉闷的气氛。
  • 潮平水接天:潮水平静,水面与天相连,给人一种广阔的感觉。
  • 惜哉无祖逖:感叹当代缺乏像祖逖这样有志之士。
  • 谁肯著先鞭:谁愿意率先出发,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战争频繁,诗人通过描绘夜景与自然景观,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才的渴望。

诗歌鉴赏: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其十一》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现实关怀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当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渴望。开头的“此夕知何夕”引人入胜,营造出一种迷茫和孤独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游船与战船的意象交织,传达了和平与战争的复杂关系,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

“山河空百二,宫阙漫三千”这一句,展现了国家的广阔与空虚,虽有壮丽的宫殿,却缺乏实质的内容与英雄的引领。紧接着,雨歇云低、潮平水接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宁静与心中的纷乱,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惜哉无祖逖,谁肯著先鞭”,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当代人缺乏志向的失望。祖逖是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诗人希望能有像他那样的人出现,带领国家走向光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夕知何夕:表达诗人对时间的模糊感,暗示一种无所依托的心态。
  • 游船杂战船:描绘出和平与战争的并存,反映出社会的动荡。
  • 山河空百二:山河辽阔但空虚,暗示国家的困境。
  • 宫阙漫三千:宫殿虽多,却显得无用,反映出权力的虚幻。
  • 雨歇云垂地:自然环境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混乱形成对比。
  • 潮平水接天:描绘出一种辽阔的景象,象征希望与契机。
  • 惜哉无祖逖:感叹缺乏有志之士,渴求英雄的出现。
  • 谁肯著先鞭:表达对人们行动的无奈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游船与战船的交错比喻为和平与战争的共存。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云低垂至地,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英雄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分析:

  • 游船:象征和平与悠闲的生活。
  • 战船:代表战争与动荡的现实。
  • 山河:象征国家的广阔与历史的沉重。
  • 宫阙:代表权力与奢华,实则空虚。
  • :象征困扰与悲伤的情绪。
  • :象征不安与压抑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游船杂战船”意指什么? A. 和平与战争的并存
    B. 旅行的乐趣
    C. 渔船的生活
    D. 战争的悲惨

  2. “惜哉无祖逖”中的“祖逖”是指?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种文化现象
    C. 一种武器
    D. 一种植物

  3. 整首诗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A. 轻松愉悦
    B. 忧虑与期待
    C. 愤怒与怨恨
    D. 无所事事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更侧重于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 李白《将进酒》: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英雄豪杰的崇敬,情感基调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历史:文化的交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避寇白沙驿作 赠景和尚院 题友人山居 茫茫曲 送僧游天台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 其十 鄂渚赠祥公 寄冯使君 题方公院寄夏侯明府 寄庐山大愿和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含羞忍辱 包含躬的成语 臣字旁的字 包含傍的词语有哪些 银弹 包含兼的成语 風字旁的字 狂三诈四 焮天铄地 克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建瓴高屋 取累 朱脸 董摄 牙字旁的字 日程月课 今生今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