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1:43
少室山
作者:汪元量 〔宋代〕
岩岩路径入空蒙,中有幽人旧日宫。
野草败垣供暮雨,断碑古木管秋风。
山川融结千年秀,天地包笼一世雄。
从此不须高索价,高名过眼总飘蓬。
这首诗描绘了少室山的幽静和壮丽。诗人沿着崎岖的山路走入空蒙的云雾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位住在这里的隐士,似乎是曾经的宫殿遗址。荒野的杂草和破败的围墙在傍晚的雨中显得格外凄凉,断裂的碑石和古老的树木则在秋风中低吟。山川的美丽在千年间交融成秀丽的风光,天地间包容着一代代的英杰。从今往后,不再追求高昂的名利,因为那些名声只不过是过眼云烟,随风而逝。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山水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这首诗写于汪元量游历少室山时,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少室山在历史上以其幽静和隐士文化而闻名,成为文人墨客寻求心灵宁静之地。
汪元量的《少室山》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山水诗,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在开篇,诗人以“岩岩路径入空蒙”描绘了崎岖的山路,给人一种进入神秘世界的感觉,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接着提到的“幽人旧日宫”,则将隐士的生活与历史遗迹相结合,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以“野草败垣供暮雨”的意象,表现出自然界的沧桑与人类活动的短暂。那些荒草和破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似乎在提醒人们对生命的珍惜与对历史的反思。诗句“断碑古木管秋风”更是通过古木和破碑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凄凉与怀旧的情绪,仿佛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孤寂。
在最后两句,诗人直面名利的虚幻,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的追求:“从此不须高索价,高名过眼总飘蓬。”这句可以看作是对世俗追求的反思,表现出对名声与财富的淡漠,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盈与自在。整首诗在清幽的自然描写中融入哲理,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和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追求,展现了隐士文化的深远影响。
诗中的“幽人”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隐士
C. 皇帝
“高名过眼总飘蓬”中的“飘蓬”是比喻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名声的虚幻
C. 自然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暮雨”主要表现了什么情绪?
A. 快乐
B. 伤感
C. 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