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9:13
原文展示:
独住僧 徐凝 〔唐代〕 百补袈裟一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
白话文翻译:
一个穿着百补袈裟的比丘,长长的睫毛覆盖着清澈的眼睛。他多半是习惯了独自住在山林中,只对着寒冷的泉水自己剃去头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物和僧侣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居山林的僧人形象,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位独居山林的僧人形象。首句“百补袈裟一比丘”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简朴的生活状态。次句“数茎长睫覆青眸”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清澈的眼睛和宁静的气质。后两句“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孤独和自足,他习惯了山林的生活,甚至连剃头这样的日常事务也只依靠寒泉来完成。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僧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独居山林的僧人,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比丘”是指什么? A. 佛教中的僧人 B. 道教中的道士 C. 基督教中的牧师 答案:A
诗中的“寒泉”象征什么? A. 僧人的清贫 B. 僧人的自足 C. 僧人的孤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