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庐山独夜

《庐山独夜》

时间: 2025-05-03 11:19:54

诗句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9:54

原文展示:

庐山独夜 徐凝 〔唐代〕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天空中,五老峰顶覆盖着雪,斜挂的月亮映照在九江的云雾上。钟声从何处传来,只能在苍翠的树林中听到。

注释:

  • 寒空:寒冷的天空。
  • 五老:指庐山的五老峰。
  • 斜月:斜挂的月亮。
  • 九江:指长江在九江段的云雾。
  • 钟声:寺庙的钟声。
  • 苍苍: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典故解析:

  • 五老峰:庐山著名的山峰,因其形状似五位老人而得名。
  • 九江: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的一段,此处泛指庐山附近的江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庐山独夜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夜晚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庐山夜色的静谧画面。首句“寒空五老雪”,通过“寒空”和“雪”字,传达出夜晚的寒冷和五老峰的雪景,营造出一种高远清冷的氛围。次句“斜月九江云”,以“斜月”和“云”字,描绘出月色下的九江云雾,增添了一抹朦胧的美感。后两句“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通过“钟声”和“苍苍树”,表达了作者在静夜中对远处钟声的寻觅,以及在茂密树林中听到的回响,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寒空”和“五老雪”描绘了庐山夜晚的寒冷和高山的雪景,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氛围。
  • 次句以“斜月”和“九江云”描绘了月色下的云雾,增添了一抹朦胧的美感。
  • 后两句通过“钟声”和“苍苍树”表达了作者在静夜中对远处钟声的寻觅,以及在茂密树林中听到的回响,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斜月”比喻月亮的形状,增添了诗意。
  • 拟人:通过“钟声知何处”赋予钟声以人的感知能力,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夜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苍苍树。
  • 详细解释: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一个寒冷、高远、朦胧、宁静的夜晚景象,通过这些意象,作者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五老雪”指的是什么? A. 五位老人的雪景 B. 庐山五老峰的雪景 C. 五种老树上的雪 D. 五老庙的雪景
  2. 诗中“斜月九江云”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月亮斜挂在九江上 B. 月亮斜挂在九江的云雾上 C. 月亮斜挂在九江的桥上 D. 月亮斜挂在九江的山上
  3. 诗中“钟声知何处”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钟声的好奇 B. 对钟声的厌恶 C. 对钟声的恐惧 D. 对钟声的怀念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与徐凝的《庐山独夜》:前者描绘了庐山的瀑布,后者描绘了庐山的夜色,两者都展现了庐山的不同风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多首唐代名诗,可以对比学习不同诗人的作品。

相关查询

思蒲塘 常州 酹江月(南康军和苏韵) 齐天乐(庆湖北漕知鄂州李楼峰) 晓起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指南录后序 满江红·燕子楼中 南安军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书兴字的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草书学习 花字拼音怎么写?花字拼音学习指南_汉字拼音学习 懊悔无及 念思 头结尾的成语 闳大不经 主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长戟高门 杂交水稻 長字旁的字 笔画少的字有哪些_简单易写的汉字汇总 冲破 乘势使气 刀字旁的字 一家之作 包含颢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桐花凤 烈结尾的成语 炀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