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7:53
作者: 王维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荒凉的城池显得格外萧索,万里河山一片空旷。
天空高远,秋日独特,鸿雁的哀鸣声中传来归来的音讯。
寒冷的塘水映照着衰败的草,幽静的高楼映衬着稀疏的梧桐。
此时正值年末,回首此景,感慨不已。
昔日的朋友已无法见面,孤寂的心情在平陵的东边愈发明显。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号王右丞,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维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在人生的岁末,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交织在一起,表达了深深的孤独感。
《奉寄韦太守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秋日的苍凉和孤寂,表现了作者对友人韦太守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用简练的语言揭示了环境的冷清和内心的孤独。接着,诗人通过“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高远与鸿雁的归来,进一步加深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的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萧瑟的氛围,令人感受到秋日的寒冷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两句“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更是道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山水的清丽,又有情感的深邃,读来令人倍感心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孤独情感,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环境给人什么感觉?
A. 热闹
B. 萧索
C. 温暖
D. 忙碌
“嘹唳闻归鸿”中的“归鸿”指的是什么?
A. 鸟类
B. 人
C. 诗人
D. 友人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生活的感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