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8:41
春景 其二 小水细通池
作者:刘辰翁 〔宋代〕
小小回堤水,花阴寸步随。
细难为灌圃,长是曲通池。
乳窦仍从出,云根触处滋。
又添晴滴沥,欲涨碧涟漪。
新绿常如雨,流红未见诗。
昆明鲸背浅,尽日絮沟迟。
小小的回堤水,花影随着水面轻轻波动。
水流细小,难以灌溉园圃,却是蜿蜒而通的池塘。
水流从乳汁般的源头涌出,云根的地方滋养着万物。
又添阳光的滴水,仿佛要涨起碧绿的涟漪。
新绿常如细雨滋润,流动的花红却未见诗句。
昆明的浅水如鲸背,整日漂浮的柳絮缓慢而迟缓。
作者介绍:刘辰翁,生活在宋代,字子惺,号静轩,世称“刘静轩”。他的诗歌以细腻、清新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反映了诗人对春景的细致观察。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小水流、花影等细节,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春景 其二 小水细通池》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作,诗中展现出细腻的自然景象与诗人敏感的心灵。诗开篇以小水流回绕堤岸为引,细水流淌,描绘出春天的宁静与恬淡。水面上花影摇曳,与水的细腻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水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
诗中“细难为灌圃,长是曲通池”,不仅描绘了水流的特征,也暗示了自然的无常与变化。诗人通过对细水的描写,反映出一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后面的“乳窦仍从出,云根触处滋”,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水流如乳汁般滋养着万物,传达出春天的丰盈与希望。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诗中的“新绿常如雨,流红未见诗”,更是引发读者对美与诗意的思考,暗示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小水”主要描绘了什么?
“花阴寸步随”中的“寸步”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