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8:14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澹澹胭脂浅著梅。温柔不上避风台。若比杏桃真未识,夺银胎。汗面拭来慵傅粉,酒香浓后暗潮腮。娇嫩不应醒似醉,倩谁猜。
淡淡的胭脂只轻轻涂抹在梅花上,温柔的女子不愿攀附在避风台上。如果要比杏桃,我实在不太认识她,仿佛要夺取那银色的胎儿。满脸汗水,拭去后也不想再涂粉,酒香浓郁后,脸颊暗潮涌动。娇嫩的样子不应当醒来反而像是醉了,谁能猜得透她的心思呢?
刘辰翁,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擅长描绘女子的妩媚与情感。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可能是抒发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与思念,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女性的柔情与细腻的观察。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其二》展现了一个温柔而轻盈的女子形象,诗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开头通过淡淡的胭脂描绘女子的妆容,传达出一种轻柔的美感,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印象。接着,诗人用“温柔不上避风台”来表达女子的独立与不愿依附的态度,反映出一种自信与优雅。
“若比杏桃真未识,夺银胎”一句,表现了女子的独特之美,甚至让人难以用常见的美丽标准来衡量。诗人用“汗面拭来慵傅粉”描绘女子在饮酒后的迷离状态,展现出一种醉人的美感,仿佛是酒香四溢,令人沉醉。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温柔而含蓄,表现了酒后微醺的娇羞与不安,让人感受到一种若隐若现的情感波动。最后一句“倩谁猜”,更是点明了诗中女子的神秘感,仿佛在询问,谁能够真正了解她的内心情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表达了对女子的赞美与渴望理解的情感。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与对内心情感的探讨,反映了对女性独立美的认同与对情感深度的渴望。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刘辰翁
C. 苏轼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避风台”象征什么?
A. 安全的地方
B. 依附的态度
C. 自由的精神
D. 高贵的身份
诗中“倩谁猜”的意思是什么?
A. 谁能理解她
B. 谁能看到她
C. 谁能陪她
D. 谁能帮助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