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4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49:04
金缕曲(寿李公谨同知)
我误留公住。看人间犹是重阳,满城风雨。父老棠阴携孺子,记得元宵歌舞。但稽首乌乌无语。我有桓筝千年恨,为谢公目送还云抚。公不乐,尚何苦。吾侬心事凭谁诉。有谁知闭户穷愁,欲从之去。闻道明朝生申也,满酌一杯螺浦。又知复明年何处。天若有情西江者,便使君骢马来当路。香瓣起,胜金缕。
我误留住了您。看这人间,依然是重阳节,满城风雨交加。老人们在棠树的阴影下带着孩子,想起了元宵时的歌舞盛况。可是我却无话可说,只能默默地苦等。我有千年的恨意,如同桓筝的悲鸣,为了送别您而感伤。您若不快乐,又为何要苦恼呢?我的心事又能向谁倾诉呢?又有谁知道我闭门独处的愁苦,想要逃离这种境况。听说明天您要出行,酒杯满酌于螺浦。明年又将在何处相遇?如果天若有情,西江水会让您的骢马在路上相遇。香瓣飞起,胜过金缕的美丽。
刘辰翁,字子伟,号清溪,南宋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婉约。
这首《金缕曲》写于李公谨即将离去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和对未来相遇的期待。其间夹杂着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谊。
刘辰翁的《金缕曲》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时浓厚的惆怅与不舍。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重阳节的风雨、棠阴下的孩童、桓筝的千年恨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离别画面。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描写,诗人不仅营造了离别的氛围,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
诗中关于“香瓣起,胜金缕”的描写,旨在突出友谊的美好与珍贵,表现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诗人在表达对李公谨的祝福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人与事。
整首词融汇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既有对友人的依恋,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使其在情感上更具深度和广度。
整首诗围绕友谊之美,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内心的孤独。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元宵节
“我有桓筝千年恨”中的“桓筝”代表: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卉
C. 一种饮品
诗人对李公谨的感情是:
A. 欢喜
B. 依恋
C. 冷漠